首屆華夏民俗文化節(jié)將在北京舉行
華聲報訊:首屆華夏民俗文化節(jié)將于9月16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高碑店地區(qū)華夏民俗文化園舉行。據悉,本次文化節(jié)有三大主題活動:國家級手工藝大師現場制作藝術品;各類世界文化遺產的展覽;中國民族藝術演出,將使本次文化節(jié)呈獻出民族與藝術兩大特點。 據中新社報道,此次文化節(jié)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101名國家級手工藝大師現場獻藝,有連續(xù)兩年被國家郵政總局確定為生肖郵票主圖案的設計者,泥塑大師胡新明;有世界第一幅絲畫作品《雙貓圖》的作者袁洪濱;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木版畫大師稱號的邰立平;有唐卡藝術家西合道;有70年代以一幅《春鋤》聞名全國的戶縣農民畫家李鳳蘭;有享譽京城的風箏哈;有中西璧的照片亂針繡藝人楊一信、陳竹清等等,可謂精工薈萃、華蓋云集。 西安古樂器、皮景雕刻——《清明上河圖》、風箏哈的風箏……,這些對于普通人來講難得一見的世界級文化遺產,也將出現在本次文化節(jié)上。據承辦方高碑店地區(qū)辦事處主任劉軍勝介紹,這次的展覽的文化遺產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育、展示等多個展室,圖文并茂。首次向社會全面介紹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現狀及國家保護政策。另外,文化節(jié)上還將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研討會。圍繞中國民間手工藝的歷史、現狀、工藝、技巧,舉辦各種內容的系列專題講座。 除此之外,文化節(jié)期間還將在華夏民俗文化園舉辦中秋戲曲晚會、激情五環(huán)迎奧運、普天同慶國慶56周年、西安鼓樂、妙峰山花會、智化寺音樂等專場演出。 位于東長安街延長線、京杭運河源頭的通惠河畔的高碑店地區(qū),具有700多年歷史,元朝時曾是通惠河碼頭、皇糧商品的集散地,曾盛極一時,素有“京東第一鄉(xiāng)”的美譽。承辦首屆華夏民俗文化節(jié),是該地區(qū)借助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發(fā)展通惠河文化產業(yè)的一個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