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現(xiàn)代漢語全譯本問世
華聲報訊:11月16日,由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嘉璐主編、200余專家學者參與編撰的《二十四史全譯》在北京首發(fā)!抖氖啡g》是《二十四史》的首部現(xiàn)代漢語譯本。許嘉璐稱,該書的譯文可以讓所有掌握現(xiàn)代漢語的中外讀者,有效使用中國古代史書。 據(jù)京華時報報道,許嘉璐介紹,為確保翻譯質量,《二十四史全譯》采用了直譯的方式:“直譯時,我們力求讓原文的字句在譯文中落實,譯文中的字句在原文里能找到根據(jù)。”對于史書中出現(xiàn)的大量地名、官名,翻譯中則一律采取了徑用原名的方法。許嘉璐認為,翻譯不同于注釋,注釋可以用后代的地名、官名,但史書若要用了后代的稱謂來翻譯是不妥當?shù)摹?br> 許嘉璐說,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曾召集一大批專家學者,就《二十四史》進行了整理和校點。之所以將二十四史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因為現(xiàn)代社會能閱讀文言文版史書的讀者越來越少,為了傳承這種文化,給更多中國人和外國讀者提供閱讀“正史”捷徑,并為把“正史”譯成外文做準備,“我們想讓這部‘全譯’成為中國古史走向世界的中介! 《二十四史全譯》是《二十四史》的首部現(xiàn)代漢語譯本,從立項到付梓共用了13年,投資達5000萬元人民幣,裝幀精美,每套為88冊,計近億字,精裝版1.2萬元一套,珍藏版12萬元一套。譯本在同一書面上,左欄為原文,右欄則為白話譯文。該書在首發(fā)之日向國家圖書館贈送了一套珍藏本和兩套精裝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