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新聞如何傳播
木鐸 據《左傳·襄公十四年》師曠引《尚書·夏書》稱:“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循于路!痹缭谙、商、周時期,就曾有這樣一種被稱為遒人的政府官員,搖動木鐸,巡行于各地,既宣達政令,又進行必要的采風?梢灾v,是中國新聞事業(yè)的最原始形態(tài)。 簫管“廣告” 《詩經·周頌·有瞽》有句云“簫管備舉”。據鄭玄注:“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也”。由此書載述可這樣推斷,這是有關口頭廣告與音響廣告的記載。 布告與露布 它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主要傳播媒體。所謂“布告”,即《三國會要》中經常提到的“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以固定地方懸掛與張貼為主。露布則主要是帛或木板;“露面宣布,欲四方速知”。 消息 先秦時代,中國就出現“消息”一詞,并使用廣泛。據統(tǒng)計,僅《三國志》一書中,就有20多次提及“消息”,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 新聞 在中國古典文獻中,“新聞”一詞最早出自于唐代神龍年間(公元705年-706年)文人孫處玄的“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一句。南宋趙升在《朝野類要》中第一次把“新聞”一詞和報紙聯系起來使用,他說:“共有所謂內探、省探、衙探之類,皆私衷小報,率有漏泄之夢,故隱而號之曰‘新聞’! 采訪 采訪始于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干寶(公元?—336年)的《搜神記序》,這本書是他編輯的神靈怪異的故事!稌x書干寶傳》中曰“寶撰授神化,因作序曰,若使采訪近世之事,茍有虛錯,欲與先賢前儒分類譏謗! 郭煌《進奏院狀》 它是唐僖宗時期由駐地在沙州的歸義軍節(jié)度使張淮深派駐朝廷的進奏官發(fā)回沙州的。由于《開元雜報》已無存,它們事實上已成為中國、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年份最早的兩份原始狀態(tài)的報紙了。 邸報 隨著中國印刷技術的出現,邸報這一名稱在中國宋代出現。宋代文人辭文中多見邸報字眼!佰蟆眱热荩瑩端螘嫺濉分兴,主要有“朝廷政事設施、號令、賞罰、書詔、章表、辭見、差除、注擬”等,其他還包括軍事情況、臣僚的章奏等等。 小報始于北宋,盛于南宋,是一種以載新聞與時事政治素材為主的不定期的民辦小報。有的小報甚至沒有固定的報頭與名稱。小本始于元代。在民間私自雕刻印發(fā)。它們主要來自朝廷方面消息,許多小本還有許多學術思想、科學信息以及經濟領域方面的報道,印制精美,有的流傳至今已成為中國書館的珍本與善本。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于中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奔馳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fā)。 報房起于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yè),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來源/《書刊報》,作者/王澤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