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  新聞中心  中國僑界  華僑華人  華文教育  財經資訊  中國科技  中華文化  人物聚焦  中國國情

    最新動態(tài)
    招商項目
    特色產品
    扶持政策
    供求信息

!☆}
“五僑”扶貧濟困送溫暖
  2003年國僑辦送溫暖活動
  僑界領導心系華僑農場
農場簡介
·
中國華僑農場簡介
·
廣東省華僑農場簡介
·
廣西省華僑農場簡介
·
福建省華僑農場簡介
·
云南省華僑農場簡介
·
海南省華僑農場簡介
·
江西省華僑農場簡介
·
吉林省華僑農場簡介
網站鏈接

 
  首頁>>華僑農場

 

云南省金壩華僑林場優(yōu)質速生樹種植開發(fā)招商項目

    
    一、項目概述
    二、項目建設的依據(jù)和目的
    三、項目區(qū)概況
    四、市場預測和產品流向
    五、建設規(guī)模及布局
    六、建設年限與進度安排
    七、營林技術措施和經營管理
    八、投資概算及資金來源
    九、效益分析與經濟評價
    十、項目評價與政策扶持
    十一、可行性組織單位
    
    1 項目概述
    
    1·1 項目名稱:十五萬畝速生桉、相思樹綠色扶貧工程項目。
    
    1·2 主報單位:富寧縣人民政府。實施單位:富寧縣國營金壩華僑林場。
    
    1·3 建設規(guī)模、布局:建設規(guī)模為15萬畝,布局在那能、剝隘、者桑、洞波、皈朝、板侖等鄉(xiāng)鎮(zhèn)。
    
    1·4 樹種選擇:巨尾桉、馬尖相思。
    
    1·5 經營方式:采取兩種方式:(1)林場與農戶聯(lián)營:農戶負責土地、勞務(整地、種植、管護、砍伐);林場負責技術指導、種苗、化肥、農藥、運輸、銷售。稅后利潤對半分成。(2)社會集資股份聯(lián)營:統(tǒng)一征用林地;連片開發(fā),利潤按股分成。
    
    1·6 經營期限:項目經營25年(2003年至2027年),其中營林建設期5年(2003年至2007年),每年造林3萬畝,采伐期20年(2008年至2027年),每年輪伐3萬畝。
    
    1·7 投資:項目經營期總投資41148萬元(材料費7663.5萬元,勞務費4069.5萬元,間接費495萬元,附設工程費495萬元,采運費28350萬元,不可預見費75萬元),其中營林建設期投資6454.5萬元,采伐期投資34693.5萬元。
    
    項目設計:采伐經營期,采用邊砍賣邊投入和聯(lián)營農戶勞務折抵資金最后結算支付的經營方式,項目只需營林建設期投資6454.5萬元。
    
    1·8 效益:項目經營期內總投入113400萬元,其中桉樹收入75600萬元,相思樹收入37800萬元。上繳農業(yè)特產稅和育林基金費共計35154萬元,扣除成本、利息和稅費后結余36380.2萬元,平均每年純收入1819萬元,支付成本利息稅后,財務凈現(xiàn)值4889.63萬元,內部收益率20.96%。
    
    2 項目建設的依據(jù)和目的
    
    速生桉樹、相思樹,屬熱帶、亞熱帶速生樹種,適宜生長在海拔1500米以下,年平均氣溫18-25℃之間,年平均日照1750小時以上,無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800-1500毫米之間,土層深厚,Ph值5-8之間的廣大地區(qū)。但其他桉樹品種能生長的地方它也能生長。這兩個樹種均具有適應性強、速生豐產、輪伐期短、收益快、再生能力強、易于更新、一次造林多次伐的特性。據(jù)到廣西幾個種植基地考察得知,該樹種在90年代初由廣西林業(yè)科研部門從國外引進試種培育成功,1995年以來才大面積推廣。目前建有8個基地,面積發(fā)展到20多萬畝。在1991-1994年種植的,1996年以來已先后砍伐過了一輪。經測算造林后5年,第6年就可進行第一輪砍伐,樹高15米左右,胸徑18公分以上,畝產木材6立方米以上,每畝每年生長量在1.5立方米以上。據(jù)廣東雷州林業(yè)局報導,他們栽種的最高年生長量已達3.4立方米?撤ズ竺壬缑繕錁秾ΨQ留2株,半年后又可長高6-7米,基本郁閉成林。該樹種有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同時兼顧、互不矛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點,是目前最優(yōu)良的樹種之一,與北方目前推廣的三倍體毛白楊的產量產值和用途基本相似。
    
    金壩華僑林場從廣西林業(yè)科研部門引種試種,在廣西速豐林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已獲成功。目前種植面積發(fā)展到1萬余畝,成活率95%以上,長勢良好。據(jù)試種觀察記錄:今年2月初(春節(jié)前)下種育苗,5月4日種植,9月27日測量,桉樹最高4米,胸徑4.1公分;相思樹最高達2.5米,胸徑2.5公分(據(jù)資料介紹:前3年桉樹生長快,后3年相思樹比桉樹長得快),其生長量是杉木同期栽種的4-5倍,確實表現(xiàn)出速生豐產性狀。廣西速豐林項目辦專家視察后認為,比廣西同期栽種的長勢還好,該樹種很適合在云南富寧縣栽種,特別是馬尖相思樹更是適應富寧縣的土壤氣候條件。速生桉、相思樹是優(yōu)質造紙原料,也可作礦山坑木、建筑用料和人造板等木制加工。目前,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已有日、美、德、法等十幾個國家訂購桉木片,只有廣西有貨,僅出口都供不應求。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紙的用量更大,紙的質量要求更高。該樹種的開發(fā)順應了這一潮流,目前我國沿海紙業(yè)發(fā)展迅速,許多大型紙業(yè)公司正在興建,僅湛江、南寧兩個大型紙廠以后每的將需幾百萬立方米紙材。隨著我國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全面實施,市場木材供應量必須減少,預測速生林木將會長期占領市場。實施該項目,富寧縣具有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自然條件,其產品又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金壩華僑林場貫徹朱镕基總理今年8月視察云南時強調的:發(fā)展優(yōu)勢、發(fā)展各具特色的地方經濟,堅定不移地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大力發(fā)展速生豐產林,保證社會各方面對木材的需求的指示。為振興富寧縣經濟,帶動廣大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增加國家、地方財政收入,綠化富寧大地,充分發(fā)揮森林的三大效益而制定申報實施本項目。
    
    據(jù)悉,全國已有廣東、四川、江西等省從廣西引種試種該樹種,已獲成功。富寧縣與廣西毗鄰,立地條件相似,金壩華僑林場又與廣西速生林開發(fā)公司聯(lián)營,有廣西速生林項目辦專業(yè)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和提供所需種苗,只要有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貸款資金有保障,項目的實施一定會成功。
    
    3 項目區(qū)概述
    
    3·1 自然條件
    
    3·1·1 區(qū)位、交通
    
    富寧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文山州東部;在北緯23°11′-24°09′,東經105°14′-106°13′之間;南至北104.6公里,東至西98公里,土地總面積5352平方公里。南與越南國交界,東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那坡、靖西、百色、田林四縣市接壤,西與本州的廣南、麻栗坡縣相鄰,是兩省區(qū)六縣市的結合部。富寧縣交通便利,有國道323線自南至東北貫穿其間,又有富寧至廣西那坡公路和正在修建中的富寧至廣西泮水公路通往廣西各地。富寧至百色174公里,至南寧439公里,至崇左306公里;富寧至文山230公里,至昆明620公里?h境內各鄉(xiāng)鎮(zhèn)全通公路,大部分村委會都通公路。富寧縣是云南省通往南方沿海開發(fā)地區(qū)的一條主要通道,是云南省對外開庭的一個門戶。
    
    3·1·2 地形特征
    
    富寧縣地處滇東南巖溶高原邊緣,是云貴高原的組成部分,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最高海拔1830米,最低海拔142米,相對高差1688米,大多地形處于海拔700-1400米之間。由于長期的流水浸蝕切割,形成巖溶、陡坡、峽谷、丘陵及小盆地五種不同地貌。全境共有4大山脈,19條較大支脈,260多座山峰,山地占94.1%,平壩河谷占5.9%。
    
    富寧縣地跨珠江、紅河兩大水系,其中珠江流域面積4252平方公里,占全境79.8%,紅河流域面積1098平方公里,占20.2%,全境河流總長3854公里,其中主干河長329公里,較大支流長414公里,中小支流長3111公里,年徑流量29285平方米,擁有水資源38.6億立方米。
    
    3·1·3 氣候特征
    
    富寧縣屬亞熱帶東部型季風氣候,由于高低有懸殊,地形多樣,氣候的水平和垂直性差異比較明顯,主要有三種氣候類型:東部低熱河谷區(qū)是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西部中山地區(qū)為中亞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內雨水分布不均勻,冬春雨水少,夏秋雨水多,雨季是6-8月,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氣溫19.3℃,一月份均溫10.8℃,七月份均溫25.3℃,極端低溫-5.6℃,極端高溫38.6℃,年平均日照1803.5小時,平均霜天為6天,總的特點是:溫暖濕潤,干濕分明,水熱同季,干冷同期,四季不明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一個典型的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項目規(guī)劃區(qū)內,地形地貌復雜,海拔差異大,光、熱、水等氣候要素不垂直分布差異明顯,造林地主要安排在熱性、暖熱性、暖性三個垂直氣候帶上,具體各氣候因子詳見表3-1-3-1。
    
    3·1·4 土壤、植被
    
    富寧縣的土壤母巖主要為泥巖、砂頁巖、石灰?guī)r、玄武巖,土壤母質多屬殘積類型,發(fā)育成土類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等6個土類、12個亞類、21個土屬(詳見《土壤理化性質分析表》)。
    
    富寧縣水熱條件優(yōu)越,屬濕潤一級森林植被帶,植物種類繁多,有200個科以上。主要植被為亞熱帶針、闊葉喬林、灌木林及各種芒草、蕨類,以殼斗科占優(yōu)勢,占45%。主要樹種有人工營造的松樹、杉樹、八角、油桐、油茶及各種南方果樹、竹類等,天然的主要有楓香、樺木、香樟、木棉、紅木荷等樹種。
    
    3·1·5 土地資源
    
    富寧縣土地總面積5352平方公里(折合802.8萬畝),其中山區(qū)面積約5159平方公里,占96.4%。全縣有宜林地面積3340713畝,成林面積約130多萬畝,還有約200萬畝林地未開發(fā);有草山草坡面積2712806畝,除三個牧場用地約50萬畝外,也還有約200萬畝土地未利用。
    
    以上的各種自然因子分析,都符合本項目開發(fā)要求的條件。項目計劃布局在珠江水系流域的富寧東南部6個鄉(xiāng)鎮(zhèn)的溫暖土山地帶,林地選在海拔300-1300米之間,坡度在35°以下,交通條件好,上層深厚潮濕的地方。
    
    3·2 社會經濟情況
    
    富寧縣隸屬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山區(qū)縣,經濟基礎薄弱,是國家和省級特困縣。1997年農民人均有糧232公斤,人均純收入450元,全縣人均純收入不足500元的還有約20萬人。
    
    廣大山區(qū)農民渴望致富,盼望有高產高效短期見效的新項目開發(fā)。發(fā)展速生桉、相思樹項目正符合廣大農民的愿望要求。凡見過該樹種生長狀況的農民,都希望能與我們林場聯(lián)營開發(fā),發(fā)展該項目是有群眾基礎的。
    
    3·3 林業(yè)技術力量
    
    富寧縣林業(yè)機構健全,設有綠委會、護林防火指揮部、林業(yè)局,局內設有秘書、財務、營林、林政、公安、項目辦、世行辦、森防、林技、種苗等職能部門,花果山林場,有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林業(yè)科技站等單位,共有從事林業(yè)工作的干部職工600多人,有林業(yè)技術人員30多人,林業(yè)工人技師40多人。這些雄厚的技術、管理力量可為本項目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服務。
    
    3·4 林地、勞力來源
    
    林地來源:項目規(guī)劃區(qū)內的林地權屬都是各村寨集體所有,大部分都劃為農戶的責任山和自留山。為帶動廣大農民脫貧致富,減少土地糾紛,項目采用林場+農戶的經營方式。林場分別與村寨或農戶簽訂聯(lián)營合同,村寨或農戶以土地、勞力入股參與經營和分成。
    
    勞力來源:當?shù)剞r民習慣于每年只栽種一季農作物,收獲后基本無事可做,農閑時期長達5個月。如按每戶兩個勞動力,每月25個計,農閑時間每戶可投工日250個,項目造林從整地到栽植每畝投工5個,那么農閑時間每戶就可造林50畝。項目實施所需勞力,僅聯(lián)營農戶的勞力就夠用。
    
    4 市場預測與產品流向
    
    4·1 市場預測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紙質要求更高,需紙量更大。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以后,作為造紙原料的木材更緊缺。速生桉樹、相思樹是優(yōu)質造紙原料,也可作建筑材料和木制加工用料。國內外需用量大,南方各省紙業(yè)興旺,需大量原料。國外發(fā)達國家向我國訂購大量紙原料,產品供不應求,預計該樹種木材將會長期占領市場,二、三十年內不會滯銷。
    
    4·2 產品流向
    
    目前,南方沿海地區(qū)造紙業(yè)發(fā)展迅速,造紙原料需用量大。僅湛江、南寧大型造紙廠,預計今年每年將需300萬立方米以上木材原料,加之其他中小紙廠用料,需用量更大。本項目實施后,從2008年至2027年,每年砍伐3萬畝,預計年產木材20-30萬立方米。產品流向:一是出口;二是銷往南方沿海各省市;三是林場自辦紙漿廠。
    
    5 建設規(guī)模與布局
    
    5·1 布局原則
    
    在項目規(guī)劃區(qū)內,有下列條件的可布局:
    
    (1)領導支持,群眾開發(fā)熱情高;
    
    (2)立地條件符合項目設計要求;
    
    (3)交通便利;
    
    (4)林地權屬清楚,相對集中連片。
    
    5·2 建設規(guī)模和布局
    
    項目建設總面積為15萬畝,其中桉樹10萬畝,相思樹5萬畝。
    
    布局在那能、剝隘、者桑、洞波、皈朝、板侖6個鄉(xiāng)(鎮(zhèn))的各條公路兩邊距公路2公里范圍內(詳見項目布局一覽表)。以上布局如縣政府認為不妥,可按縣政府意見另行布局。
    
    6 經營期限與進度安排
    
    6·1 經營期限
    
    項目經營期為25年(2003年至2027年)。其中:營林建設期5年(2003年-2007年),采伐經營期20年(2008年-2027年)。
    
    6·2 進度安排
    
    營林建設期5年,從2003年至2007年,每年造林3萬畝(其中桉樹2萬畝,相思樹1萬畝),共計15萬畝。
    
    采伐經營期20年,從2008年至2027年,每年輪流砍伐3萬畝。
    
    6·3 經營形式:項目以培育優(yōu)質造紙原料供應市場為目的,樹齡5年砍伐。
    
    7 營林技術措施與經營管理
    
    7·1 營林技術措施
    
    7·1·1 林地選擇
    
    項目造林地選擇在坡度35°以下,土層深厚0.8米以上,土壤Ph5-8之間,海拔1300米以內,距公路2公里以內的荒山、草坡、荒地、灌叢地和疏林地上。
    
    7·1·2 樹種選擇
    
    項目選定的樹種為:速生巨尾桉(也稱良種尾葉桉、巨葉桉)、馬尖相思和大葉相思。
    
    7·1·3 造林技術
    
    整地:包括煉山、開臺、打塘、回塘。
    
    煉山:先將地表雜草灌木叢砍倒,鏟光防火線10米,選擇陰天無風天自上而下點火,組織撲火人員防守,嚴防火向外蔓延。
    
    種植:因為桉樹易使土壤板結,而相思樹又易使土壤疏松,為改變土壤理化性質,宜混交種植。又因前三年桉樹長得快,后三年相思樹長得快,為不影響相互生長,采用雙行混交方式。造林宜在2至7月種植。這段時間光、熱、水充足,苗木生長迅速。栽苗時,選擇陰雨天,用Ⅰ、Ⅱ級營養(yǎng)袋苗,苗高25-35cm,徑粗0.3cm以上的優(yōu)質苗種植。為防白蟻和螞蚱危害,栽苗前用藥物處理苗木和種植塘再定苗。栽苗時剝凈營養(yǎng)袋塑料并保護營養(yǎng)土不散,四周壓實土,土埋高出根部5cm左右,注意不傷苗木。
    
    富寧2-5月是干旱少雨季節(jié),為提高苗木成活率,可采用深栽深埋的辦法,即深栽埋圭10cm,待苗木成活后再將土扒出5cm,在有條件的地方,天干旱時可淋水抗旱保苗。
    
    7·1·4 種苗
    
    金壩華僑林場聘請廣西速生豐林育苗專家指導,采用組織培養(yǎng)或種子培育的方法進行育苗。擬定苗價0.6元/株,每畝用苗150株(包括補植用苗、損耗苗)。15萬畝造林地,共需苗木2250萬株,投資1350萬元。建設期5年,每
    
    年造林3萬畝,每年需苗450萬株,投資270萬元。
    
    育苗所需種子由廣西速豐林開發(fā)公司提供。
    
    7·1·5 施肥、撫育
    
    苗木定植后約50天,苗高1m左右,進行深翻擴帶追肥。深翻擴帶方法:在原種植塘外深翻30cm,寬1.5m,追肥方法:用復合肥或其他速效氮肥350克/株,在距樹腳30cm處兩邊挖條溝20×20×50cm均勻追施后復土。樹高2-3m進行一次全面砍草撫育,主要是砍倒雜草和小灌木及解出繞樹藤條。
    
    第二年春,進行撫育追肥一次。撫育是砍除行間雜草灌木叢。追肥方法:用復合肥或速效氮肥250克/株,在樹冠外圍挖條溝或打塘追施。
    
    第六年砍伐后,按40公斤/畝復合肥和50公斤/畝鈣鎂磷肥追肥一次。
    
    萌生苗長高1m左右,進行間苗培土撫育,每樹樁對稱留兩株壯苗,其余萌生枝條砍除,然后進行培土。萌生后
    
    第二年春,在樹冠外圍溝或穴施復合肥或其他速效氮肥250克/塘。以后,每輪伐都照此方法進行管理。
    
    7·1·6 采伐
    
    項目設定:砍伐由聯(lián)營農戶負責。砍伐技術要求:自下而上砍伐,平土下?lián)瑒儍魳淦,削平?jié)疤,按銷售要求下料,堆碼在汽車能通行的大路邊。
    
    7·1·7 用工量概算
    
    項目用工量計算:是根據(jù)多年營林用工經驗和林場的實際栽培管理用工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的。經計算,項目經營期總用工量1669.8萬個,其中:營林建設期195.8萬個,采伐經營期1474萬個(詳見《年度用工統(tǒng)計表》)。
    
    7·2 經營管理
    
    7·2·1 林地保護
    
    森林火災、病蟲危害和牲畜糟蹋是制約項目發(fā)展的重要因子。因此,必須抓好這三項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
    
    7·2·1·1 護林防火
    
    農戶參與聯(lián)營,林木的好壞,與農戶的利益息息相關,相信廣大農民群眾會自覺管好林木的,為進一步抓好
    
    護林防火工作,采取以下措施:
    
    (1)組織管理上,由富寧縣護林防火指揮部統(tǒng)一部署和指揮,公司指定專門技術人員配合有關鄉(xiāng)(鎮(zhèn))、村委會具體抓好工作。
    (2)實行全民護林全民防火辦法,各聯(lián)防村寨組建撲火隊伍,火險季節(jié)輪流值班,巡邏防守。
    (3)加強護林防火宣傳,提高民眾護林防火意識,嚴格執(zhí)行《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和各級政府、部門制定的護林防火措施。
    (4)在林地的危險地段,開設防火隔離帶。
    (5)在防火期內嚴格火源管理。
    
    7·2·1·2 病蟲害防治
    
    (1)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配合縣森防部門做好種苗調運檢疫和病蟲害預測預報,開展森防科研活動。
    (2)加強對聯(lián)營農戶的病蟲防治技術培訓。
    (3)一旦發(fā)生大面積病蟲危害,林場提供農藥,組織指導聯(lián)營農戶做好防治工作。
    
    7·2·1·3 防止牲畜踩踏苗木
    
    當?shù)剞r村群眾有莊稼收獲后放野牛的習慣,林地種植后第一年,如遭牛馬羊等牲畜踩踏,將會造成苗木嚴重損壞。實踐證明,遭牛群多次踩踏的林地,一是難以補植,二是林組不整齊,三是花工量大。這個問題如不處理好將會嚴重制約項目的發(fā)展,為解決好這一問題,采取以下措施:
    
    (1)各村寨劃出固定牧山,專供放牧。
    (2)牲畜放牧后要有專人看守,防止進入林地。
    (3)林地四周危險地段,設置防牛溝或圍欄。
    (4)定出規(guī)章制度,誰家的牲畜糟蹋林地,誰家負責恢復林地和賠償損失。
    (5)各聯(lián)營村寨設置護林人員,加強巡邏防守。
    
    7·2·2 經營方式
    
    項目經營采取兩種方式:
    
    (1)國家給予貸款扶持的,采取林場+農戶聯(lián)營的經營方式。即林場直接與村寨或農戶簽訂聯(lián)營合同,農戶負責提供林地、整地、種植、管護和采伐,收入按稅后對半分成或扣除成本和稅后利潤按投入分成。
    
    (2)林場向社會招商引資聯(lián)營開發(fā)的,采取股份制經營方式,統(tǒng)一征用林地,統(tǒng)一規(guī)劃管理,利潤按股分成。
    
    7·2·3 組織管理
    
    由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組成監(jiān)督機構,對項目實施進行監(jiān)督;林場與有關鄉(xiāng)(鎮(zhèn))組成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對項目實施進行具體組織領導。鄉(xiāng)(鎮(zhèn))、村委會作為公司的一員,參與利益分配。
    
    7·2·4 技術管理
    
    由林場設立工程技術管理機構,負責工程總體規(guī)劃設計,制定技術操作規(guī)程,建立林地技術管理檔案,對工程實施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驗收工作。
    
    7·2·5 財務管理
    
    項目資金由林場統(tǒng)一管理使用。對項目資金實行嚴格管理,單獨記帳、單獨報銷、專款專用。資金使用嚴格按計劃支付,堅持工程、工序、工種完工驗收合格付款制度,執(zhí)行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有關財經管理規(guī)定,接受上級政府和部門的監(jiān)督和審查。
    
    7·2·6 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指標是根據(jù)市場價格、生產經驗和具體操作記錄綜合分析確定的(詳見《經濟技術指標表》)。
    
    8 投資概算與資金來源
    
    8·1 投資概算
    
    根據(jù)當?shù)厣a技術管理經驗和林場對該樹種栽培實際操作情況,確定項目經營期單位面積和投資構成模型。
    
    按照單位投資構成模型計算,項目經營期總投資41148萬元,其中:材料費7663.5萬元,占總投資的18.62%;勞務費4069.5萬元,占總投資的9.89%;間接費495萬元,占總投資的1.2%;不可預見費75萬元,占總投資的0.18%;砍運費28350萬元,占總投資的68.9%。
    
    項目營林建設期投資6454.5萬元,占總投資的15.68%。其中:材料費3285萬元,勞務費2449.5萬元,間接費270萬元,附屬工程費375萬元,不可預見費75萬元。
    
    8·2 資金來源
    
    項目設定:進入采伐經營期后,用滾動發(fā)展方式和聯(lián)營農戶勞務折抵資金最后結算支付的辦法。采伐經營期不向外集資投入,只需營林建設期籌資投入6454.5萬元,建設期5年,每年度需投資1290.9萬元。
    
    建設期投資由財政專項資金、林業(yè)項目貸款、扶貧貸款、以工代賑款和林場自籌資金構成。計劃財政專項資金500萬元,每年100萬元;林業(yè)項目貸款750萬元,每年貸款150萬元;扶貧貸款3000萬元,每年貸款600萬元;以工代賑款900萬元,每年180萬元;林場自籌資金1304.5萬元,每年260.9萬元。
    
    8·3 貸款利息和本金的償還
    
    根據(jù)項目設計,林地造林后第6年砍伐銷售。那么,貸款期限為6年,當年貸款第6年還款。按云南省的規(guī)定,扶貧貸款和林業(yè)項目貸款,當年利息當年付還,第6年還本金。本項目計劃從2003年至2007年,每年貸款750萬元,共計3750萬元,從2008年至2012年,每年還款本金750萬元,到2012年全部還清,當年利息當年還付(詳見《貸款、還本付息概算表》)。
    
    8·4 資金使用安排
    
    項目營林建設期5年,每年安排造林3萬畝,平均每年需要投資1290.9萬元,共計6454.5萬元。采伐經營期20年,每年安排砍伐3萬畝,撫育、管理6萬畝,平均每年需用資金1734.675萬元(詳見《財務現(xiàn)金流量表》、《造林、采伐投資安排概算表》)。
    
    9 效益分析與經濟評價
    
    9·1 產量、產值預測
    
    項目開發(fā)樹種--速生巨尾桉、馬尖相思是廣西九十年代初從國外引進培育成功并從1995年以來推廣種植的優(yōu)良速生樹種,1993年以前試種的林木,已先后砍伐過一輪,第二輪萌生樹也只2-3年。從第二輪伐及其以后的產量產值都是根據(jù)原產地的介紹資料推算的。本項目的產量產值也是根據(jù)廣西提供的資料,結合當?shù)厮、杉樹經營情況進行預測的。
    
    產量預測:根據(jù)《造林典型設計》確定的單位面積產量:第一輪伐6m3/畝,第二輪伐9m3/畝,第三輪伐7m3/畝,第四伐5m3/畝進行測算。
    
    產值預測:根據(jù)目前出口價90美元/噸,國內紙廠收購價700元/噸,木材木片換算1.618m3/噸,切片加工費50元/噸,運費130元/噸等指標,確定產地原木價格為280元/m3。
    
    根據(jù)以上預測方法,項目經營期總產量為405萬立方木材,總產值113400萬元(詳見《產量、產值預測表》)。
    
    9·2 銷售收入、成本、稅后和利潤
    
    根據(jù)產值預算,項目15萬畝經營期總銷售收入為113400萬元。其中:按樹收入75600萬元,相思樹收入37800萬元。
    
    根據(jù)《經濟技術指標》和《單位面積投資構成模型》計算,項目15萬畝總成本為41148萬元,其中:營林建設期6454.5萬元,采伐經營期34693.5萬元。
    
    按農特稅16%,育林基金15%計算,稅費總額為35154萬元,其中:農業(yè)特產稅18144萬元,育林基金17010萬元。
    
    總收入扣除總成本和支付稅費、利息后,凈收入為36380.2萬元(詳見《財務現(xiàn)金流量表》)。
    
    9·3 經濟評價指標
    
    經計算,項目扣除成本、稅費和利息后結余36380.2萬元,財務凈現(xiàn)值4889.63萬元,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11.3年,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12.7年,內部收益率20.96%,年均利潤1819萬元,年均利稅1793.59萬元。
    
    9·4 風險分析
    
    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因素,主要是成本、產量和價格。對項目稅后及付息后,進行不確定分析結果表明:當成本增加30%或產量減少25%或價格下降20%時,項目的財務凈現(xiàn)值仍為正值,內部收益率均高于基準收益率(詳見《風險分析表》)。說明項目在經濟上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也說明經營者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經濟效益有較高的保障,顯示出實現(xiàn)該項目對富寧縣經濟的振興和貧困山區(qū)人民的脫貧致富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影響項目經濟效益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是森林火災、病蟲危害和牲畜毀壞。
    
    森林火災:速生桉、相思樹生長速度快,造林后第二年樹高已達7-8米,郁閉成林,林地表雜草稀少,樹腳陰涼潮濕,樹木含水量大,具有抗火災能力(廣西還用作防火林帶樹種),加之各級防火機構健全,林地周圍設有防火隔離帶,聯(lián)營村寨安排有管護員、群眾護林防火自覺性高等因素。因此,項目實施防火有保障。
    
    森林病蟲害:該樹種病蟲較少,目前僅發(fā)現(xiàn)幼苗期有少量被白蟻或螞蚱危害,只要按技術要求管理,加強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一般不會造成大面積災害。
    
    牲畜毀壞:主要保護好造林后頭年幼苗期不被牲畜踩踏,就不會造成危害。所以,只要各村寨設有放牧山,放牧有人看守措施和制度,牲畜毀壞幼苗是可以避免的。因利益相關,相信聯(lián)營農戶會自覺做好防護工作。
    
    10 項目評價與政策扶持
    
    10·1 項目評價
    
    以上各因子可行性研究表明,富寧縣具有實施該項目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項目的實施,將會促進山區(qū)農民脫貧致富和振興富寧經濟的作用。
    
    項目樹種在引種試驗期間,已得到富寧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支持。目前,各鄉(xiāng)(鎮(zhèn))廣大農民群眾期盼著開發(fā)這一項目。實施該項目,只要機構健全、領導重視、群眾熱心、資金保障,實現(xiàn)預定目標是可能的。
    
    經濟效益分析表明,項目經濟效益好,抗風險能力強,又具有顯著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10·2 政策扶持
    
    該項目是與農戶聯(lián)營的,按平均每戶經營15畝計,20年內平均每戶每年增加收入約3050元(包括管理、代伐勞務費和利潤分成費),可解決1萬戶山區(qū)農民脫貧致富;項目實施后,增加綠化面積15萬畝,提高富寧縣森林覆蓋率1.88%;項目樹種萌生力強,能一次造林多次砍伐,當年造林當年郁閉,當年砍伐當年恢復林地。所以,該項目是扶貧項目、綠化工程項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項目。
    
    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求國家給予政策優(yōu)惠和扶持:
    
    (1)項目實施到期砍伐的林木,按項目設計進行,不受指標限制(或單列另撥指標);
    (2)生產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免收營業(yè)稅,以最終產品收稅;
    (3)育林基金返還部分,應交由林場用于恢復本項目林地;
    (4)其他稅費、管理費、手續(xù)費也應給予優(yōu)惠或減免。
    
    11 可行性組織單位
    
    可行性組織單位:富寧縣人民政府
    
    組織領導:
    
    熊榮元(富寧縣人民政府縣長)
    
    林興友(富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陸明會(富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成員:
    
    潘正書(發(fā)展計劃局局長)
    
    呂成順(財政局局長)
    
    鄭代發(fā)(農行行長)
    
    董加龍(林業(yè)局局長)
    
    譚子學(扶貧開發(fā)局局長)
    
    喻興德(農行客戶部總經理)
    
    黃安旺(發(fā)展計劃局農經股股長)
    
    實施單位領導小組:
    
    組長:陸玉貴
    
    副組長:冷吉超
    
    辦公室主任:謝文和
    
    
    綜上所述,實施這一項目是可行的。
    

網站簡介 | 欄目信箱 | 廣告服務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