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語熱使中文私塾供不應求
2003年9月30日
華聲報訊:9月1日是各中小學新學期的開始,與此同時,各家中文私塾也迎來了秋季招生的季節(jié)。翻開去年同時期的報紙,讀者會發(fā)現(xiàn)招收華人子女“回國留學”的廣告比比皆是,而今年則相反,此類廣告已被在日中文私塾的廣告所代替。東京都內(nèi)中文私塾傳來的信息表明,在日華人已越來越期望能把文化的“根”留住,許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既會日文又懂中文,既了解日本社會又熟悉中國文化,母語熱使得“洛陽紙貴”,中文私塾供不應求。 據(jù)悉,目前在日的華人學校只有5所,而0到19歲的在日中國人少年兒童人數(shù)已高達52373人,華人學校根本無法滿足在日華人子女學習母語的需求。大約從七八年前,各種中文私塾開始在東京、橫濱、大阪、名古屋、神戶等地先后開班,一時間學習母語成為在日華人子女的一種愛好。5年前在日華人電視臺樂樂中國推出了“新世紀中文電視學!保毡救珖鞯氐娜A人子女都被這一突破國界與地域界限的學習方式所吸引,使得許多沒有中文私塾的區(qū)域的華人子女也有了可以學習母語的機會。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中國大陸學校的逐步國際化,不少在日華人子女歸國“留學”的現(xiàn)象也曾成為話題,華人子女選擇接受中文教育的途徑已變得越來越廣闊。而今年則又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在日華人呈現(xiàn)出一種把根留住的傾向,他們中不少人已認可讓自己的子女接受日本式教育,但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既會日語又懂中文,既了解日本社會又熟悉中國文化。但由于各地的中文私塾還十分有限,使得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了僧多粥少的現(xiàn)象,中文私塾也開始供不應求了。 據(jù)位于東京都中心地帶的富士中文小學的負責人山中小白女士透露,該中文私塾目前已發(fā)展到11個班170多人,今年學校招生廣告一出來,就來了四五十名學生報名,他們已經(jīng)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擴班了,學校的校舍有限,而且教師也有限。許多華人家長要求增開星期日班,他們對此已無法應付。學校在選擇教材方面也遇到許多有趣的事,像中國大陸教材中有《放牛娃王二小》的文章,教師在給小孩們做解釋時要花費很多時間,因為許多日本小朋友也因“中文熱”而來中文私塾學習,這讓老師們在如何解釋“日本鬼子”一詞上費了一番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