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弭兵會議
楚晉兩國大戰(zhàn)之后,楚國成為當(dāng)時(shí)最強(qiáng)的國家之一。晉國也不甘心失敗,兩國你盯著我,我盯著你,都尋找機(jī)會想把對方打敗。 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國出面約會晉楚兩大國,發(fā)起了一次弭兵會議(弭mǐ平息的意思),想說合兩國停戰(zhàn)。 七月,在宋國都城商丘開會,有10個國家參加。會上以晉、楚為首分成兩個集團(tuán),雙方商定:晉、楚同做霸主。以后,楚國的屬國要向晉國朝貢,晉國的屬國也要向楚國朝貢。 條件都商定好了,就要訂盟時(shí),楚國和晉國為兩個盟主誰先誰后爭執(zhí)起來。楚國人早就做好了準(zhǔn)備,他們衣服里都穿著鎧甲,帶著兵器,文的不行,就想來武的。晉國見勢不妙,只好讓步,由楚國主盟。 晉楚雙方約定,誰要是破壞了盟約,各國就共同討伐誰。從此以后,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quán),之后都集中精力解決內(nèi)政,因此在弭兵會議之后的十幾年里,這十個國家之間沒有交戰(zhàn)。(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