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重溫校園夢

    
    北京華文學院林筠
    
    一個人在工作十年之后能夠背起書包重返校園當一名學生,那種感覺是很美妙的。小時候覺得上學苦,因為總有考不完的試和做不完的作業(yè)。待工作之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時代還是學生時代,于是心里便不知不覺地有了這么一個“學生情結”,希望有一天還能夠重返校園,做一名學生,哪怕只做一年半載也心甘情愿。終于,在2002年的秋天,我步入了北京華文學院的校門,當起了一名學生,重溫了一回校園夢。
    課桌、黑板、老師、書本,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又似乎已經陌生。窗明幾凈的教室和上下課的鈴聲,又勾起了我對童年時代的多少回憶。我所在的高級班有十五名學生,分別來自韓國、日本、蒙古、法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巴西。從開學的第一天起,我們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就形成了一個親密無間的群體。班主任柏老師是一位頭發(fā)花白的慈祥老教師,不但教學經驗豐富,對同學們生活上的關懷也是無微不至的,使許多同學初來乍到時思鄉(xiāng)想家的情緒很快就得到了緩解。
    九月底我的生日到了,我是我們班第一個在華文學院過生日的學生。同學們給我訂做了蛋糕,買了生日禮物,寫了賀卡,使遠離家人的我不至感到孤獨。打這以后,每逢有同學過生日,我們都會變著花樣地給他們過。有時一塊兒出去吃飯,有時每人在廚房做一道菜,使慶生會成為各國美食的大會餐。有時候,大伙兒還會童心大發(fā),拿蛋糕上的奶油互相涂抹,弄得滿頭、滿臉盡是奶油。雖然大家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有的工作多年,有的甚至做了母親,但打起奶油戰(zhàn)都跟小頑童似的,非弄得個天翻地覆才罷休。
    一起去校外的餐館吃飯是最受我們華文學院學生歡迎的課余活動項目。因為出去吃飯既可以品嘗中國美食,又能增進同學情誼,還能練習口語。更何況每次都采用AA制,各人的開銷也不大,所以一旦有出去吃飯的號召,往往是一呼百應的。只要有某位同學偵察到附近的哪家餐館最近打折,一幫同學便會相約前去“證實”。如此,時間一長,華文學院附近的餐館,就很少沒有留下同學們的腳印的。
    我到學校后第一次到外面的餐館吃飯,是和一幫泰國學生。當時是我的同屋、泰國學生張倩文過生日,她的朋友們決定一塊兒出去吃飯為她慶生,約了我一起去。我們去的是學校附近的一家叫“南方家常菜”的餐館。點菜的時候,梅蘭同學從兜里掏出一小本子,上面用漢語拼音記了一些菜名。原來她每到一家餐館吃飯,就把曾經吃過的好吃的菜記下來,這樣下一次來吃飯的時候就能夠做到胸有成竹。點菜進行到一半,另一位泰國學生提出想吃一道菜,顯然他在這家餐館吃過,但忘了菜名,梅蘭的本子上也沒有記載。我對這家餐館的菜也不熟悉,所以也是愛莫能助,只好任憑他們“豬腳”、“豬腿”一通瞎蒙,經過好一番探討,服務員終于明白他們要點的菜是:“東坡肘子”。
    “十六大”召開前夜,我們高級班的七位同學冒著嚴寒來到天安門廣場觀賞夜景。廣場上,為慶!笆蟆倍贾玫牟薀粑骞馐、絢麗多彩,我們興奮地擺出各種姿勢拍照。但不久后,空曠廣場上的凜冽寒風吹得我們直打哆嗦,操作相機的手越來越不聽使喚,肚子也不爭氣地嘰哩咕嚕叫喚起來。于是有人提議去吃飯,立即得到大伙的熱烈響應。老同學蔡維庭說他知道前門附近有一個吃灌湯包子的餐館不錯。蔡維庭在北京已經生活了將近兩年,可以說是老馬識途了,我們便跟著他從天安門廣場走到前門大街上的一家灌湯包子鋪。這家店是老字號,品種很多。我們將店里每個品種的包子各點一籠品嘗,好吃的就再多點幾籠。沒有吃過這種包子的同學往往一口下去湯汁四濺,而灌湯包子最好吃的,就在那口湯。懂得吃的同學就向他們傳授經驗。其實,來自這么多國家的人在一起吃飯,點菜相當不容易。各國同學的口味也不盡相同:韓國、泰國和印尼同學都喜歡吃辣的,日本同學口味較清淡且喜歡吃海鮮,蒙古同學喜歡吃肉,所以在點菜的時候必須面面俱到,盡量把每個人都照顧到。好在大家都能夠互相體諒,從來沒有因口味不同而鬧過別扭。
    我們這批同學遇到的,是北京多年不遇的寒冬。雖然凜冽的寒風和零下十幾度的低溫讓大多數(shù)來自熱帶地區(qū)的學生不適應,但雪卻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樂趣。許多同學都是在北京第一次見到雪,其興奮之情自然難以抑制。有幾位印尼男生勇敢地脫掉上衣,光著脊梁在雪地里拍照。泰國同學也不示弱,趴在雪地上用中文寫自己的姓名。更多的同學則在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中嬉鬧、拍照,玩得非常開心,跟過節(jié)一樣。
    有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去中國歷史博物館參觀旅澳華人姚迪雄的畫展,那天去的同學大約有三十多人。參觀結束后,禮儀小姐請老師和同學們在簽名本上簽名,同學們紛紛在本子上簽下自己的名字。禮儀小姐問帶隊的陳老師:“這些學生都是哪個國家的?”陳老師環(huán)視左右,覺得逐一回答很麻煩,便笑稱:“我們是‘小聯(lián)合國’!贝蠡飪喝紩牡匦α。
    除了必修課以外,在華文學院我們還有一些選修課,都是一些與中華文化有關的課程,如書法、國畫、篆刻、武術、中國舞蹈等等,同學們可以根據(jù)各自的興趣選修。舞蹈課劉老師是位年輕的女教師,教學方式獨特、新穎,非常時尚,再加上她的年齡和同學們的年齡比較接近,很快師生們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選修舞蹈課的絕大多數(shù)同學沒有接觸過中國民間舞蹈,有的甚至連看都沒有看過,剛開始跳時真是笨手笨腳,洋相百出。但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大家就能像模像樣地跳起新疆舞、土家族舞、江南舞等民族舞蹈,雖然動作比較簡單,但看起來還是蠻像那么回事兒的。圣誕節(jié)到了,舞蹈隊接受了在圣誕晚會上演出的任務,但現(xiàn)有的服裝不夠用。劉老師便買來布和針、線,親自為同學們縫制舞蹈服,會做針線的同學也紛紛幫忙。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終于趕制出八套服裝,與原來的服裝相比,居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圣誕之夜,我們舞蹈隊的兩個節(jié)目成為晚會上的一大亮點,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時光飛逝,眼看一個學期很快就要結束了,同學們即將各奔東西。幾個月的共同學習和生活,已經使大家難舍難分。幾乎每位同學都準備了一本精致的留言本,請別的同學留下他們的聯(lián)絡方式,以便日后保持聯(lián)系。每次我翻閱這些留言本時,都像是在欣賞一件藝術品,因為同學們把他們的情誼和創(chuàng)意都融入字里行間,再配上頗有紀念意義的照片和五彩繽紛的插圖,十分有趣。我想每個人日后翻閱這些留言本時,都會回憶起他們在華文學院度過的美好時光吧。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比其他同學提前一個星期離開學校。我啟程的前夜,同學們都到我的宿舍來送行。他們散去時已是深夜十二時多了,想到自己次日凌晨五時半就必須奔赴機場,實在是太早了,我就勸大家清晨不必起來送我。沒想到次日凌晨五時半,韓國同學曹明燦就來敲我的房門,幫我把大件行李搬到樓下大廳。更令我吃驚和感動的是,另外七名同學已經在大廳等著為我送行,而他們中的好幾位平時喜歡睡懶覺,上課老遲到,居然在那個寒冬的凌晨從溫暖的被窩中起來送我,這份真摯的情誼,真是令我感動不已。大家七手八腳地拉著我的行李走到校門外,在空蕩蕩的大街上攔下了一輛出租車。我和同學們擁抱告別,回頭正要上車,卻發(fā)現(xiàn)韓國同學曹明燦和具敬愛已經坐在車里,他們要送我去機場。我再三勸他們不要去,但他們執(zhí)意要送。到機場后,他們更是拒絕我為他們付回程的車費。
    其實我們在一起學習的時間也就四個多月,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只能算是短暫的一瞬間。而且一旦各奔東西,其中的許多人很可能這輩子沒有機會再見面了。但和我一樣,許多同學是在踏入工作崗位之后再重返校園的,我們都明白,在社會上很難再遇見校園里這種真摯、純潔的友誼。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格外珍惜這一段學生生活。如今,幾個月過去了,雖然校園生活又已經漸漸離我遠去,我仍然時時懷念在華文學院的那段時光,懷念我的每一位同學。這難忘的一頁將會被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