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
成語“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長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觸。 矛:長矛,古代用于進(jìn)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難一》:楚國有個人在集市上既賣盾又賣矛,為了招徠顧客,他不惜夸大其辭、言過其實地高聲炒賣。 他首先舉起了手中的盾,向著過往的行人大肆吹噓:“列位看官,請瞧我手上的這塊盾牌,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鍛造而成的好盾呀,質(zhì)地特別堅固,任憑您用多么鋒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話說得人們紛紛圍攏來,仔細(xì)觀看。 接著,這個人又拿起了靠在墻根的矛,更加肆無忌憚地夸口:“諸位豪杰,再請看我手上的這根長矛,它可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打制出來的好矛呀,矛頭特別鋒利,不論您用如何堅固的盾來抵擋,也會被我的矛戳穿!”聽的人個個目瞪口呆。 過了一會兒,只見人群中站出來一條漢子,指著那位楚人問道:“你剛才說,你的盾堅固無比,無論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鋒利無雙,無論什么盾都不可抵擋。那么請問:如果我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結(jié)果又將如何?”楚人聽了,無言以對,只好漲紅著臉,灰溜溜地逃離了集市。 現(xiàn)在用這個成語來表示自己說的話不能自圓其說。比如:“你剛才的發(fā)言前后自相矛盾,別人不知道該怎么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