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英:借大公司為跳板實現(xiàn)尋根夢想
9歲隨父母從大陸來到美國,侯佳英(Jia Ying Hou)對他已經遠離十多年的故土并無多少印象,但是因為深受中國發(fā)展的吸引,這個年輕人毅然在9個月前辭去他硅谷條件優(yōu)越的工作,跟著英特爾在中國拓展研發(fā)部門的步伐,開進上海。如今已是半個上海通的他,把自己這番舉動跟經歷,比作是打開一道防洪大閘:“好幾個跟我成長經歷差不多的朋友,都開始了同樣的探索!彼恢M言,第二代華裔移民,正借著英特爾這類國際大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機會,實踐自己“尋根,發(fā)展”為主題的大中華夢。 9歲起就在美國讀書的侯佳英,說得一口標準國語,算是跟他經歷相似人中的一個異類。除了媽媽管教嚴,他說:“我從小就對中國文化感興趣。” 5年前從密歇根州Ann Arbor大學電機系本科畢業(yè),他進入英特爾Chandler地區(qū)分部,在那里開始為期一年半的工程師輪轉訓練,從技術到市場的各個部門都接受了磨練。 看出中國熱端倪,他當時就提出,既然是輪轉,為何不能轉到中國去看看?但是,由于該計劃當時不接受國際輪轉,他只好作罷。直到2000年,侯佳英來到硅谷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認識了更多中國朋友,他才正式探討起到中國去工作的可能性:“那是我們一群人的主要話題!彼貞浾f。 侯佳英學的是工程,志趣卻在商業(yè),法律,并有進修這些領域學位的計劃。但他認定,在此之前,他必須對中國有更多了解!拔磥硪谶@方面有施展,我一定要以中國為背景!彼f。可是出來那么多年,他對中國的印象只停留在孩童時代,哪里能給他一個了解的門徑? 一方面是受到好友的激勵,一方面是感覺不能再等,侯佳英在去年七月毅然決然辭了職,他當時的想法非常激進:“即便到中國哪間咖啡店,找個能糊口的工,也要開始行動了!睓C緣巧合,正好那時老東家英特爾要擴展上海研發(fā)部門,侯佳英在順利通過面試后,成為英特爾公司EPG部門在上海公司的第一個雇員,負責支持他通用處理器服務器芯片組在大陸以及臺灣的ODM/OEM客戶。 “我成了先鋒,中國充滿成為先鋒的機會!痹局幌胪ㄟ^打零工了解中國的侯佳英,對現(xiàn)在這份工作出乎意料地滿意。EPG這個組現(xiàn)在共有14個人,平均分布在中美之間,作為第一名雇員,他對技術、人事等部門之間的溝通都有積極參與,自身能力提高不少。 他表示,EPG的成功運作經驗正在擴展到英特爾在美國的其它部門:“現(xiàn)在大家都紛紛在中國招人,仿效這種作業(yè)模式呢! 親眼見證英特爾這類公司在大中華擴張的歷史性時刻外,他同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跟發(fā)展中的中國來了個全接觸。自承“剛來上海一個人不識”的侯佳英現(xiàn)在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朋友“"這是我未來扎根中國真正的資源!彼麑ξ磥砗茏孕,既有美國式的進取式態(tài)度,又有對中國文化的熟門熟路,他顯得信心十足:“回國前,爸媽很擔心,認為我的選擇太魯莽,現(xiàn)在,他們終于放心了! 英特爾似乎對侯佳英“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心態(tài)很包容。侯佳英說:“我跟面試官都直言過對未來的打算。”但是他認為,以他所在的小組為例,目前有包括他在內三個人都是來自美國,其中一個還是從小生長在美國的臺灣人:“公司必須給各種人的想法和成長提供空間。”英特爾負責為中國招募人才的全球資源部主管,Cynthia
R Reed證實這一點:“為什么拒絕年輕人的夢想呢,這是個大家一起造夢的時刻。”(來源/星島日報,作者/崔米)
|
|
公共頁右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