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熱的冷思考
如今,快到8月底了,但高考遺留下的熱度絲毫沒有被立秋的涼爽所減弱。很多家長早已為孩子的出國留學做好了準備?粗薪闄C構人來人往咨詢事宜的熱鬧場面,聯(lián)想起如今“海歸”的情況,我們不禁感慨萬千。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出國留學 高考結束了。此時,正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出國留學,已經(jīng)成為許多家長想當然的最佳選擇:認為只要將孩子送出國,就有了光輝的前程。然而面對日益增多的留學中介、鋪天蓋地的留學廣告,一些學生和家長往往缺乏理智,不能用審慎的眼光去加以篩選,從而選擇最適合的國家及學校,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學生和家長根本不考慮自己或孩子是否符合所申請國家的條件,卻一味盲目地去申請,致使簽證被拒。 如此情形造成了很多孩子被送出留學的時候,連祖國的語言和基本文化都沒有學好,更不要說是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了,這樣在國外學習,究竟能吸收到多少精華呢? 而這一切,很大可能為今后的“海帶(待)”埋下了伏筆。 “水土不服”可能是學業(yè)不精的重要因素 到國外留學,對很多孩子來說是第一次獨立生活。面對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文化的碰撞和教育方式的變化,加上缺少來自父母和同伴的社會支持,不少留學生感到孤立無援。面對國外五光十色、新奇刺激的復雜環(huán)境,他們會感到強烈的難以抵御的誘惑。另外,國內(nèi)嚴格監(jiān)管與國外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形成巨大的反差,相當多的留學生感到不知所措,難以適應。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很可能會信馬由韁,為所欲為,放任自流,導致學業(yè)荒廢,對生活和學業(yè)失去信心,甚至因前途渺茫而自暴自棄。 由于沒有充分的準備,他們很容易遭受一連串的文化震撼,在內(nèi)心激起難以舒解的郁悶和焦慮,極易導致情緒失控和人際交往上的沖突并很容易在國外遭遇學業(yè)失敗。 因“薪酬要求過高”或“個人能力問題”而待業(yè) 目前,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留學生輸出較多的國家之一,未成年留學生數(shù)量也在快速增長。 中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和各地對留學生歸國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使每年有大量的留學生回國發(fā)展。面對社會對真才實學人才的渴求,“海歸”求職也要適應市場規(guī)則,競爭將是不可避免的。當然,個人能力是一方面,但也有部分確實有能力的人卻因為“薪酬要求過高”而“待價而沽”,以致成了“海帶(待)”。 出國留學是好事,學習先進技術和知識,增長本領,應該提倡。但一定要保持冷靜頭腦,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并下定決心克服重重困難。萬萬不可以為出國了就能學好知識,那是認識上的誤區(qū)。(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