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下水道博物館引人入勝
法國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從外表看并不特別,就是一個普通的下水道井蓋。但是掀開這個井蓋進入地下,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地下宮殿。巴黎下水道雖然修建于19世紀中期,但就是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這些高大、寬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實在是不同凡響。 聰明的巴黎人就利用這些有著100多年歷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館。人們在這里游覽,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 博物館的導游安德里亞·科斯特亞表示,每一條下水道都用與其相應的地上街道名稱命名。因此,無論是游客,還是維修人員,都不會迷路。 在19世紀就能夠設計出這樣復雜的地下下水道系統(tǒng),那是一個超前于時代的創(chuàng)舉,而這項巨大工程的設計師巴龍·奧斯曼當然功不可沒。奧斯曼是在19世紀中期巴黎爆發(fā)大規(guī)模霍亂之后設計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 奧斯曼當時的設計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將臟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們以前的習慣將臟水排入塞納河,然后再從塞納河取得飲用水。 然而真正對巴黎下水道設計和施工做出巨大貢獻的卻是厄熱·貝爾格朗。1854年,奧斯曼讓貝爾格朗具體負責施工。到1878年為止,貝爾格朗和他的工人們修建了600公里長的下水道。隨后,下水道就開始不斷延伸,直到現(xiàn)在長達2400公里。 目前,這個有著百余年歷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每天,超過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過這條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區(qū)。(來源/新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