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第一門(二)
與“中”不同的飲食習慣

第二天醒來,我對陌生的環(huán)境一時有些不適應。我打開電視機,想看看美國的電視節(jié)目,按動遙控器,居然有六、七十個頻道。早上很多臺都在播早間新聞,還有天氣預報和交通狀況,汽車廣告特別多,各種新款汽車橫行畫面。第一感覺是美國的播音員都不像我們中國的播音員那么年輕漂亮,而且不少是老頭老太太。但他們播得輕松自如,讓人有一種親切感。特別是他們的英語說得實在讓人羨慕,能一口氣不停得說,而且語調上揚,顯得干脆利索。 美國有的電視機都有顯示字幕,我就想跟著播音員念英語。但他們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下面的字幕也走的快,多數(shù)時候我只念了半句,就跟不上趟。不過我倒覺得電視里講的英語能被顯示出來對我學英語是非常有幫助的。我愛看中央電視臺第9套國際頻道,里面的新聞、采訪和對話的英語節(jié)目都很好,詞匯量也很大。如果有個字幕,對英語初學者將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他們看電視時候看到生詞可以隨手抄下來,及時查字典。 感覺到肚子有些餓,我就從冰箱里提出一小桶低脂牛奶(Low Fat),倒了一杯。在出國之前就聽說美國人喝水、喝牛奶等,全都要加冰。我自然也要入鄉(xiāng)隨俗,學會冰涼之飲。 我喝了幾口,感覺冰牛奶在我體內(nèi)流了下去,好象腸胃還能受得了。美國牛奶跟國內(nèi)牛奶不一樣,不像國內(nèi)牛奶濃醇,一點甜味都沒有,稀釋得淡而無味。 爸爸怕我喝牛奶不飽,要炒幾個雞蛋給我吃,叫我也到廚房看看怎么使用電爐。灶臺上是四個電爐盤,開關扭開后,那黑鐵圈慢慢變紅。爸爸在平底鍋里倒上油,沒等油熱得冒起煙,就趕緊把雞蛋打進去。他拿起一把木鏟炒了一會,又放了點鹽和蔥花,就盛在盤子里遞給我。 我吃了兩口炒蛋,覺得味道不怎么樣。沒有熱油爆炒聲,沒有熱騰騰的鍋氣,就不像是炒菜。 爸爸說:“這叫美式炒蛋。美國人房間都保持得很干凈,我們炒菜愛熱油爆炒,搞得房間都是油煙味,房東會有意見。所以,鍋剛熱就倒油,油剛溫就倒菜,菜剛炒就蓋鍋,溫和炒法! 美國人吃早飯和中飯,與國內(nèi)人不同,都比較簡單。只有晚餐(Dinner)會坐下來好好吃。大概是在美國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又忙,人們不愿意把時間消耗在吃飯上。 晚上,爸爸開車帶我到Hometown Buffet(家鄉(xiāng)自助飯店)吃飯,這是典型的美國自助式西餐。我們挑了一個車廂座坐下。吃飯的人很多,各色人種都有,在飯桌上說說笑笑。像這類自助西餐相對比較便宜,十來塊美金就能飽餐一頓。菜挺豐盛的,擺滿了三個長柜臺。我盛了土豆沙拉,又盛了一些海鮮色拉和生菜,澆了一些調料(Sauce)。然后來到放肉食的地方,炸雞腿雞翅雞塊無限量供應,還有炸得金黃的魚塊和長長的烤排骨。一位服務員拿著鋸刀和叉子站在柜臺前,他的面前擺著一大塊烤牛肉和烤火雞。有人要,他就鋸一片給你(one slice)。我要了一片牛肉。 肉食柜臺對面還有個提供主食的柜臺,有意大利面條(going with)和西紅柿醬料、青椒炒腸肉塊、牛肉丸子、土豆泥、烘得金黃的咸面包。 我各種食品都品嘗了一點,知道每種食品的味道,是否適合自己的胃口。才吃了兩盤,肚子就撐飽了。 女服務員(waitress) 看到我把空盤子放在一旁,走過來問我:"Have you done with that?"(那盤吃好了嗎?) “Yes, please.”我說。 她收起空盤子走了。 我們離開時,爸爸在桌子上放了3美元。 爸爸說:“這是給服務員的小費,她為我們服務了,我們給她一點報酬,是對她的尊重。一般中餐給10%小費,晚餐給15%小費!(文/姜曉航)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wǎng)刊發(fā),如需轉載請征得本網(wǎng)及作者同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