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七成私校加入學生利益保護計劃
華聲報訊: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在新加坡300多個有國內外學生的私立教育機構中,近7成已加入學生利益保護計劃(Student Protection Scheme),為國際學生提供更大保障。 新加坡經(jīng)發(fā)局和消協(xié)去年9月推出該計劃,確保學生在私校關閉或被令停辦時,能從托管銀行或保險公司取回剩余學費。 去年12月1日起,報讀209所加入學生利益保護計劃私校的學生都能獲學費上保障。 私校要獲得消協(xié)保證標志,就必須先加入學生利益保護計劃。在這200多所加入學生利益保護計劃的私校當中,140所已獲得消協(xié)保證標志。沒有獲消協(xié)保證標志的學校將不能繼續(xù)招收外國學生。 根據(jù)學生利益保護計劃,所有私校必須參加“學費戶頭計劃”或“學費保險計劃”。 選擇“學費戶頭計劃”私校須把學生繳付的學費交由星展銀行或匯豐銀行保管,再由銀行定期撥給校方。如學校停辦,學生可向銀行取回余款。 學生在報讀學校時,一開始所支付的學費,70%將歸入銀行戶頭,其余30%給學校,銀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定期撥款給校方。 至于住宿費、考試費及其他行政費用,仍由學生直接交給學校。 選擇“學費保險計劃”的私校,則由職總英康保險公司給予學費保障。如果學校停辦或雙方發(fā)生法律糾紛,保險公司將賠償學生剩余學費。 學生利益保護計劃所帶給學生的好處很顯著。消協(xié)理事長謝成春在受訪時指出,過去,學生在學校倒閉后,無法取回剩余的學費,而必須通過法庭去處理退款問題。有了這個計劃,無疑是多了一層保障,能加強外國學生來新加坡求學的信心。 來自馬來西亞的學生陳業(yè)憑(18歲),剛于兩個月前到本地的涵識德管理學院修讀有關酒店管理的國家工藝教育學院證書(nitec)和高級專業(yè)文憑課程。他在報讀時就支付了8000多元的學費。他說:“對我來說,這筆款項蠻大的。不過,知道學校有加入學生保護計劃,就沒有那么擔心會因為學校倒閉或停辦課程而拿不回款項! 不過,對一些私校的業(yè)者而言,推行學生保護計劃使私立學校因此增加了金錢和時間成本,影響了學校的資金周轉情況。 新加坡澳洲理工學院主席周俊濠在受訪時說,他們投入大筆錢在校舍的基礎設施和設備,也因此提高了每個月的營運成本。該學院每月的營運成本高達60萬元,推行學生利益保護計劃之后,只能分期獲取學費,是導致資金周轉不靈的原因之一。 但一些業(yè)者則認為學生利益保護計劃所帶來的長遠效益會蓋過它原先對學校造成的經(jīng)濟壓力。 涵識德管理學院院長張綪水博士說,在開始階段,該計劃的確會造成學校資金的周轉問題,必須要靠學校之前累積的資本去運作,但隨著銀行每個月將學費釋放給學校之后,就慢慢能恢復正常。 東亞商學院執(zhí)行董事余光華指出,學生利益保護計劃能為學生和私校都帶來好處,學校是否會陷入資金周轉不靈困境,要看各校如何管理它們的財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