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移民大門欲開 中國學生留德要求高
華聲報訊:留學網消息,德國勞動力市場多年來一直面臨著人才緊缺的問題。雖然德國是歐洲失業(yè)率較高的國家,去年的失業(yè)率將近9%,一些文科類的大學生畢業(yè)就意味著失業(yè)。但是在某些行業(yè),特別是在與新經濟相關的電子科技、IT等行業(yè),人才卻十分匱乏,學生還沒畢業(yè)就已被公司挖走了。 據分析,德國IT業(yè)行業(yè)至少缺少5萬至10萬名專門技術人員。造成這一情況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德國的高稅收制度令就業(yè)市場吸引力不足,造成大量本國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德國高等教育體制過于僵死,例如沒有學士學位,學制相對較長,德國年輕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比例(28%)也遠遠落后于美國(44%)等國家,因而形成較大的人才缺口,于是引進外來人才成為德國經濟的迫切需要。 經過三個多月的爭論,德國聯邦政府執(zhí)政兩黨終于在本月5日就“移民法”草案達成一致。倘若該法律草案能夠獲得通過、出臺就意味著:德國即將成為繼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之后又一個新興的移民國家。這對于欲赴德留學、赴德工作的中國公民來說無疑注入了一針興奮劑。然而,盡管新“移民法”草案拋出了相當誘人的“繡球”,但這些“繡球”顯然是沖著德國緊缺人才的。 5日下午公布的這部長達250頁的“移民法”草案,對現行的“外國人法”進行了全面的修改,分別對移民的居留許可、工作移民限制、申請避難、移民離開德國的義務、家庭團聚、移民融入當地社會以及成立聯邦移民局等問題都作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 目前留學德國的熱情正在中國不斷升溫,參加德語培訓班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對于中國學生來說,留學德國即有吸引力,又有阻力。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德國的高等教育是免費的,因此在德國留學,家庭只要承擔生活費就可以了。阻力就來自德國高等教育推行寬進嚴出的制度,主修英語的中國學生,如果沒有良好的語言基礎和學習能力恐怕很難在3到4年的時間里拿到大學文憑。 目前申請進入德國大學的條件比較苛刻,既要求學生本人已經考進大學,又要求必須通過“外國學生申請大學入學德語考試”(DSH)。 由于德國大學傳統(tǒng)上不設學士學位,學生修完各科學業(yè),通過畢業(yè)考試和論文答辯就可以獲得碩士學位,因此對中國學生進入大學學習的條件定得比較高。具體來說: ——重點大學四年制本科學生,修滿一個學期,不更換專業(yè)方向可申請直接入學。 ——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的學生修滿三個學期,不更換專業(yè)方向可直接入學;若修滿一個學期,必須通過在德國大學預科舉行的“大學入學資格鑒定考試”,取得“大學入學資格”方可申請入學,但不得更換專業(yè)方向。 ——三年制高等?茖W校的學生(即“大專”)修滿兩年,可申請直接入學;若修滿一年,必須通過在德國大學預科舉行的“大學入學資格鑒定考試”,方可申請入學。大專在校生只限申請“應用技術大學”,不得更換專業(yè)方向。根據移民法,赴德研究電腦或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在申請入學或畢業(yè)就業(yè)方面會有一定的優(yōu)勢。 該草案已于7日經內閣會議討論通過,然后提交德國聯邦議院和參議院批準。來自德國駐上海領事館的消息稱,這部法律目前仍在討論的過程中,最終能否獲得通過實施還不得而知。 據悉,“移民法”草案將現行的“外國人法”中規(guī)定的外國人在德國居留許可的種類由5種簡化為2種,即暫。ㄏ奁诰幼。┰S可和居。o限期居。┰S可。受過高等教育的外國人移民德國不受限制,并將取得居住許可,即無限期居住權。 新移民政策建議,在德國新移民法頒布后的頭幾年內,每年批準5萬名外國移民申請,而申請來德的外國高級管理人員、科研人員、留學生等不受上述人數限制。 新的移民結構分為三類:2萬人為“高素質人才”,德國將仿照加拿大模式建立“分數制”,根據申請人的年齡、德語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情況為其評分,“擇優(yōu)錄取”,這部分移民將自動獲得德國永久居留許可;另2萬人為一些特定行業(yè)的勞動力,這部分人在提交申請時必須出示有關工作合同,政府將根據合同有效期為其簽發(fā)居留許可,合同期滿后可視情況為其延長居留;其余1萬人為接受職業(yè)培訓人員,進修后如被公司聘用,居留也可獲得延長,上述三類人員均可申請直系親屬移居德國。 “移民法”規(guī)定,外國留學生在德國完成大學學業(yè)后,可以在德國居留一年,以向勞動管理部門申請在德國的工作許可,如果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就有可能獲得長期居留權。 此外,留學生在求學期間可以利用假期進行打工,但事先必須在當地外國人管理處辦理有關手續(xù),并依法交納有關稅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