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中的中國戲劇
2005亞洲當代戲劇季落下帷幕。每天去戲場看戲,對于熱愛戲劇的人來說,可謂享受。更何況在秋天的上海,一周之內(nèi),11臺來自6個國家9個城市的戲劇作品,對于一個熱愛中國、癡迷中國戲劇的美國人,真是過足了癮。 她就是克萊麗·康賽森,她更喜歡別人叫她的中文名字康開麗。哈佛大學東亞系碩士,康奈爾大學戲劇系博士,現(xiàn)任美國塔夫茨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結緣漢語,結緣中國戲劇 11歲的康開麗,第一次登上戲劇舞臺,對戲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的最后一年,一個中文老師的到來,讓她開始學習漢語。進入大學,她發(fā)現(xiàn)與高中不同,“漢語實在太難學,但是值得去學,是非常重要、美麗的語言!睗h語的學習,使她慢慢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自覺漢語水平不高的康開麗,申請了哈佛大學東亞系繼續(xù)深造。在哈佛念書期間,她來到中國,與上海的戲劇界人士接觸,一句“你應該到上海戲劇學院來學習”,讓她在中國呆了一年半的時間。 那時正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處于一個迅速變化的時期,也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戲劇作品!八猩虾5膽蛭叶紩矗苡幸馑。”康開麗說,“話劇不是文學,也不是電影,不是電視。”曾經(jīng)有人勸她去學習電影,甚至哈佛東亞系教授也認為中國文學更重要,卻沒有誰關心中國話劇。但康開麗發(fā)現(xiàn),中國的劇作家們“非常認真,很聰明,很有才華”。即使在當時很多人都在談“戲劇危機”——話劇沒有觀眾,本子也少的情況下,她一直堅信“中國戲劇會非常有出息”。 “那些演員、導演、老師、包括制作人,非常了不起,作品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劇本好的是有的,他們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他們的幽默感,中國與國外藝術家比是有特色的!币苍S這就是她執(zhí)著于中國戲劇的原因吧。 關于北京和上海 話劇活躍于城市的舞臺,在中國,話劇最活躍的地方莫過于最大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了。不同的歷史、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文景觀,讓兩座城市的話劇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色。 這種現(xiàn)象也引起了康開麗的注意。她說,“這兩個城市的不同是存在的,也是應該注意的!彼寡裕P心中國話劇的美國學者大多注意北京,很少有人注意上海。 她認為,兩個城市應該多多合作,不僅是請導演來導戲,更多的是“兩個城市的演員一起上舞臺表演”!爸袊鴳騽,還應該看上海,兩個城市都要看,畢竟,主要兩個戲劇學院就在這兩個城市。” 此外,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的外國人很多,現(xiàn)在會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她認為,吸引他們來看戲,能讓他們真正了解中國人的思想、中國現(xiàn)在社會的情況,通過戲劇交朋友。 當然,康開麗也意識到,了解一個國家的戲劇,光看兩個主要城市的戲是不夠的。她開始將眼光放到北京和上海以外的地區(qū),杭州、廣州、深圳……這次戲劇季上的深圳城市劇團的《找鳥》就引起了她的很大興趣。 “中國話劇在培養(yǎng)年輕觀眾方面比美國成功” 作為一個研究中國戲劇的美國教授,自然而然會將中國與美國的戲劇作比較。戲劇在美國剛開始時是有觀眾的,尤其是二戰(zhàn)時期音樂劇很紅!暗恢罏槭裁,美國人的口味變了!笨甸_麗說,現(xiàn)在的美國人更愿看電影、看電視!八麄兒茉敢饣100塊美金聽音樂會、演唱會,50塊看橄欖球賽,不愿花5塊美金看戲!币虼嗽诿绹丛拕〉挠^眾都是老年人。 康開麗說,中國話劇在培養(yǎng)年輕觀眾方面比美國成功。她認為這得益于中國有比較關注年輕觀眾的編導。比如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編劇喻榮軍、國家話劇院導演孟京輝,他們特別關注年輕的觀眾,讓中國年輕人來看戲!八麄儼阉麄兊呐、精神放在戲劇,讓上海和北京的戲劇節(jié)變得好玩,讓年輕人愿意來看”。 孟京輝是導演,“他的演出方法非?鞓,非常深刻”。而喻榮軍的作品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康開麗認為喻榮軍還有潛力,將來的作品還會好。康開麗并不同意中國當代一些劇作品包括白領戲劇“思想不深刻”的看法,她認為這些作品真實反映中國現(xiàn)在的情況特別是年輕人的情況。 康開麗認為,中國話劇缺乏好的劇本,寫好劇本的人“不夠多”。她說,在美國幾乎每一個大學都有戲劇系。美國的學生從小學、中學就接觸戲劇,到大學還能選擇一個學習戲劇的專業(yè),可以學習表演、導演、舞美、歷史文學和理論等,這些對于美國培養(yǎng)戲劇人才非常重要。因為戲劇系很多,有各種各樣如劇本比賽、朗讀劇本、工作坊等鼓勵寫好劇本的方式。美國在這方面的經(jīng)驗值得中國借鑒。(來源/新華網(wǎng),作者/陳恃雷、孫麗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