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晉南是中國上古時期歷史舞臺的核心
華聲報訊:9月5日至7日,全國虞舜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先秦史學會第8屆年會在“中國先秦史學會堯舜禹研究基地”——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召開。 據(jù)光明日報報道,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黑龍江、貴州、甘肅等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qū)的130多位先秦史專家學者在中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博導李學勤的帶領下,多層面、多領域、多視角對虞舜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 學者們認為,無論從文獻典籍、歷史遺跡,還是民間傳說來看,晉南都是中國上古時期歷史舞臺的核心。從黃帝至堯、舜、禹、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在晉南形成了一根非常完整的鏈條,充分說明了今天的運城市轄區(qū)是華夏文明發(fā)祥的核心地區(qū)。 關于虞舜文化,專家們認為:舜作為“五帝”中最后一位,是文明成立并繁榮發(fā)展的時期,舜帝“明德”思想集中體現(xiàn)為“和諧盡孝”,而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即以“孝悌”為根本,說明了春秋儒家把虞舜思想繼承并發(fā)揚光大,從此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舜帝是道德文明的鼻祖,虞舜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母源。 關于虞舜或有虞氏部落活動區(qū)域(居地),專家學者認為,正是由于中華先祖枝繁葉茂,代代遷徙擴張,因而造成全國許多地方都說有舜的遺跡。地方之間互爭先祖居地,恰是中華民族強大向心力的具體表現(xiàn)。目前虞舜居地主要有冀州、兗州二說,另外有會稽、漢中、零陵等說。經(jīng)過討論,關于會稽、漢中、零陵說的已很少有人堅持,有的原來堅持上述學說的專家來到運城之后,看到該地區(qū)與舜有關的豐厚文化沉淀,尤其是參觀了舜帝陵廟及鹽湖區(qū)舉辦的“虞舜文化專題展”,立即轉變看法,認為黃河流域特別是晉南應該是舜的活動地區(qū)。但仍有少部分學者認為舜的活動區(qū)域在豫東魯西,或認為有虞氏部落先活動于豫東魯西,后遷于晉南(今運城地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