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清源(1947-),印度尼西亞歸僑,廣東河源人,中學一級教師。1967年1月回國,9月分配到濟南市第二中學讀書,12月上山下鄉(xiāng)到山東省莒南縣大埠南大隊務農(nóng)。1968年5月起聘任為大隊民辦教師。1983年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1984年至1989年為濟南市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1989年被評為中學一級教師。1990年當選為濟南市歷下構(gòu)政協(xié)委員。1992年9月調(diào)回家鄉(xiāng)——廣東省河源市第一中學任教。1995年被聘為河源市特約教育督導員。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曾兩次放棄到香港定居的機會,安心祖國教育事業(yè)。參加工作以來,有二十二年擔任班主任工作。1995年被學校任命為年級組長。在年級和班主任工作中,熱愛、關(guān)心學生的成長,細致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家訪率達到90%以上,電話、書信聯(lián)系不計其數(shù),在轉(zhuǎn)化后進生工作中成績顯著。所擔任班級多次被評為先進班集體,其也多次被評為先進班主任。1996年3月,其在《河源報》上發(fā)表教育論文《身教是宗》,推崇身教重于言教的工作方法,得到好評。在數(shù)學教學工作上,以治學嚴謹著稱,備課認真,注重以言助情,以情育情,在情感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幾年來,所任班級學生參加各項考試的及格率和優(yōu)秀率均居年級前茅。在因材施教輔導雙差生的過程中,多年來堅持不懈,利用課余時間為雙差生進行輔導,使多名雙差生成績明顯提高,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肯定。1994年9月,《河源報》以《化作春泥更護花》為題,報道其熱愛祖國、以身作則、愛護學生、教學嚴謹?shù)南冗M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反響。1993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yōu)秀教師,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優(yōu)秀歸僑教師,1999年榮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稱號。其人生的座右銘是:辛勤耕耘,默默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