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怡斐,山東工業(yè)大學教授,致公黨黨員,僑眷。多年來,她在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的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完成了9項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20余篇學術論文,是山東省唯—一位同時獲得ISO900系列注冊審核員(國際通認)和ISO1400系列注冊審核員(中、英互認)的教授,是山東工業(yè)大學土木系唯一的在職女教授。
“做教師可以凈化人的思想,雖然每年比在設計院少掙兩萬元,可我并不后悔!
包怡斐出身于一個富裕家庭,這就決定了“文革”中她每取得一點進步都要比別人付出幾倍的努力。山東工學院土木系農田水利專業(yè)畢業(yè)后,她分別在農具廠、機械廠、縫紉機廠當過技術員,80年到山東水利勘測設計院工作。當問她為什么放棄收入較好的設計工作,從事清貧的教師職業(yè)時,她說:“最根本的一點,是因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教師可以凈化人的思想。我喜歡教師這一職業(yè),比較適合自己的發(fā)展,能為育人,為培養(yǎng)人才盡我微薄之力,雖然每年比設計院少掙兩萬多元,可我并不后悔”。她在多年的教書育人的實踐中實現了自己的夙愿。十多年來,從未因為私事而耽誤上課,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自己在設計院的實際經驗,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特別在講授《水工電算》、《算法語言》、《公路路線CAD》、《結構優(yōu)化》、《水閘設計》、《高等水工結構》、《水利經濟概論》、《水利經濟計算與評價》等課程時,加入大量實際工程實例,猶如把學生帶入了實際工程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學生的歡迎。
她在教學上每學期都是超負荷工作,一要為本課生開課,二要帶1個研究生,還要給4個研究生上課,三要指導8個本科生的畢業(yè)設計。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自愿甘愿清貧,推掉許多校外的設計項目。繁重的教學任務,長期的勞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積勞成疾,落下了嚴重的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和高血壓等病,但年逾50歲的她,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對黨的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使她不但堅持下來,而且教學工作做得很出色,96-97學年度被評為校優(yōu)秀教師。1997年被評為正教授,同年被聘為研究生導師。
包怡斐教授多年來刻苦學習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和工程投資等方面的知識,以拓寬知識面,進一步提高學術水平,同時一直堅持利用業(yè)余時間搞科研。她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家里又有4位老人和2個上學的孩子需要照顧,要高質量、高水平按時完成科研項目,其難度可想而知。她主持完成的9項大型科研項目幾乎全部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完成的,緊張時經常加班到深夜1點到2點,沒時間給孩子做飯,就讓他們吃食堂。丈夫在外地工作的兩年間,她常常把孩子單獨留在家里,很晚回來看到孩子留言在家庭作業(yè)上簽字的紙條,心里就十分不安。有一次女兒掉進下水道,下頷、上唇、眼角豁出了很大的傷口。她在醫(yī)院為女兒縫合處理后,讓親戚陪女兒,自己立即趕到水利廳簽協議,F在當她看到女兒臉上留下的疤痕,內心就感到無比愧疚,她發(fā)誓花再多的錢也要為女兒整容。
十多年的努力在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渡綎|省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與服務系統(tǒng)》獲1997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水利工程項目評估與投資決策研究》獲1998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水利工程項目評估與投資決策研究》獲1997年度山東水利科技進步一等獎;《棘洪灘土石壩利用風化巖混合料作防滲體的實驗研究》1995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污工檔土墻設計CAD》獲水利廳系統(tǒng)廳級優(yōu)秀勘察設計計算機軟件一等獎:《整體計算泵站下部結構內力》獲省水利廳科技進步三等獎;《引黃濟青工程設計》獲國家優(yōu)秀設計金質獎;《引黃濟青棘洪灘水庫工程設計》、《引黃濟青棘洪灘泵站設計》、《引黃濟青渠道及沉沙地工程設計》獲山東省水利廳優(yōu)秀勘察設計一等獎;《山東省引黃濟青工程沉沙地出口閘施工圖設計》獲省水利設計院優(yōu)秀勘察設計二等獎。其中多項通過省級鑒定,填補省內空白,居國內領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她主持的《山東省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與服務系統(tǒng)》軟科學研究項目,填補省內空白,居國內領先水平。省內外專家一致認為,該系統(tǒng)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實用性強。歷時三年,她全部利用業(yè)余時間,克服經費少,條件差,設備落后等困難,建起了具有26萬余條數據紀錄,覆蓋率高,關鍵詞索引抽詞規(guī)范,各字段數據準確,無重名重碼的代碼數據庫,成功的完成了具有建立代碼數據庫、檢索、統(tǒng)計、維護、相關代碼管理、代碼字體服務、代碼打印和輔助等8項功能。實踐證明,系統(tǒng)運行正確,提高了運行速度,只需0.11秒就可以完成有條件單項檢索,達到了項目要求。該項目社會效益顯著,經濟效益達800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