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發(fā)現紅山文化時期獸面陶塑手法細膩
華聲報呼和浩特消息:據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翁牛特旗博物館負責人11月2日介紹,日前翁牛特旗文物普查隊在田野調查中采集到一件紅山文化時期的獸面陶塑。
據新華網報道,這一獸面陶塑出土于翁牛特旗廣德公鎮(zhèn)大廟村南1號遺址,僅存上部,殘高9.1厘米,寬13.6厘米。陶質為泥質紅陶,器物整體為獸面,上部為平面,飾指甲紋代表毛發(fā),近眼睛部位隆起但已殘缺,鼻部突起,鼻孔鏤空,唇部上翹,呈弧形,在唇上部浮雕1顆獠牙,橫長的大口下殘存一個門齒。
據介紹,已經在內蒙古地區(qū)發(fā)現的原始雕塑藝術品形式多樣,題材豐富,但這件獸面塑像以陶器形式出現,而且雕塑形象非常逼真,表現手法細膩嫻熟,并不多見,這表明紅山文化時期雕塑藝術已趨成熟,具有了高超的藝術水平,雖然殘缺,但不失為一件精美的原始藝術品。從其威猛的形象上看,此件獸面陶塑應與動物饕餮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