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消息:一件極其珍貴的中國恐龍窩化石將于12月3日在美國拍賣。這件出土于中國廣東的稀有恐龍窩化石目前由私人收藏,12月3日,美國寶龍伯得富拍賣行將以18至22萬美元的價格拍賣此化石。
據(jù)新聞晨報報道,拍賣行媒體和市場總監(jiān)朱利安•羅普說,如果化石確系非法走私物品,他們會“正確和負責任地”處理此事。
這件恐龍窩化石距今已有6500萬年歷史,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所有,但具體是哪種恐龍,目前還沒有得出明確答案。
化石保存得非常完好,總共有22枚蛋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基座上,除去兩枚殘缺的和一枚移走被用作科學研究,余下的19枚蛋個個清晰可見,而且胚胎組織的殘余物還留在其中。
最令人叫絕的是,在10枚保存最完好的蛋中,還有4枚蛋包含有蛋黃組織。就連該拍賣行在拍品介紹中都驚嘆,“蛋的數(shù)目如此之多、保存如此之完好的恐龍窩化石實屬罕見!”
據(jù)悉,這件恐龍窩化石于1984年在中國廣東南鄉(xiāng)(音譯)盆地出土,隨后落入私人之手,并被轉(zhuǎn)賣到國外。2003年,一位美國收藏家買下了這件化石。
寶龍伯得富拍賣行將其定價到18萬至22萬美元之間,拍賣行自然歷史分部負責人托馬斯•林德格里說,“這也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恐龍窩化石之一,蛋里的細小骨骼清晰存在,看起來,小恐龍馬上就要孵出來了!
有考古學家對這件稀有化石的所有權(quán)提出了疑問。美國南達科他州礦產(chǎn)技術(shù)學院的恐龍專家杰拉德•格里萊特-廷納說,這樣稀有的化石是考古學家的至寶,有助于解釋恐龍進化和發(fā)展中的許多秘密。他認為,這件化石應(yīng)當被送回中國的博物館,而不是落入私人之手。
“我非常憤怒,很多科學信息會因此丟失!备窭锶R特-廷納說。
他還表示,從恐龍窩的大小和蛋的形狀上判斷,這應(yīng)該是來自一個長著強壯后腿和大型顎的食肉恐龍。
據(jù)悉,收藏者的兒子已經(jīng)以這個恐龍窩作為研究對象,完成了自己的大學畢業(yè)論文,他還將在明年發(fā)表一份報告,討論這些恐龍蛋的母親究竟是哪種食肉恐龍。目前,科學家們猜測這種恐龍應(yīng)當屬于已知的6至8種小型食肉恐龍之一。
林德格里表示,化石收藏者之前并沒有和任何博物館聯(lián)系過,也許通過這次拍賣,這件化石有朝一日可以在博物館里找到歸宿。
但他同時表示,恐龍研究現(xiàn)在比什么時候都熱,因為最近在亞洲接連有重大發(fā)現(xiàn)。但對于博物館來說,它們籌集資金的速度往往比較慢,這件化石能否在第一時間由博物館收藏,還是個未知數(shù)。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邢立達說,國際上拍賣走私中國恐龍化石的情況相當嚴重。2001年,一件中國出土的珍貴鸚鵡嘴龍化石在歐洲拍賣,結(jié)果由德國法蘭克福自然博物館買走,嚴重違反了博物館和研究機構(gòu)不得購買走私化石的國際慣例。
邢立達說,除博物館外,更多的走私化石被私人買走,這種情況更令人心痛,因為化石是進行古生物研究的最基本要素,沒有了化石,科學家的研究就會脫節(jié)。另外,化石還是一個國家的“國寶”,“我們從來不會把真的化石留給外國,即使留,也是復(fù)制品,國外也是這樣!
他介紹說,化石的正常出境渠道是博物館之間的交換或進行合作研究,但研究后化石原件就會被送回原有國收藏,不會輕易留在外國。但現(xiàn)在,盜賣化石的現(xiàn)象相當嚴重,一是由于偷盜者利欲熏心,二是國外有人高價購買,形成了完整的走私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