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原型——印度神話中的神猴哈奴曼抵達中國。12月17日,《西天諸神——古代印度瑰寶展》的100件文物運達首都博物館,并開箱入庫。該展覽由中國國家文物局和印度考古局主辦,將于12月27日向社會公眾開放。據(jù)悉,這是國家文物局首次將印度文物引入國內。
包裝:三層保護膜包裹
據(jù)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穆向前介紹,為保證文物運輸安全,此批參展文物均采用國際通用的“隨形切割法”,按照器物的形狀用聚乙烯泡沫進行包裝,光是包裝文物就用了十幾天時間。在文物與木箱之間有3層“保護膜”,最外一層是5厘米厚的聚乙烯泡沫,起防震作用;中間一層是將5厘米厚的聚乙烯泡沫按照文物的邊緣隨形切割,使保護層與文物嚴絲合縫;最內一層是與棉布厚度相仿的薄聚乙烯泡沫,把文物包裹起來。
展覽:“裸展”不設展柜
據(jù)介紹,本次展覽不設置展柜,所有展品將以“裸展”的形式陳列。由于每個文物運來時都沒有底托,而“裸展”文物必須配備相應的底托,目前承辦方正在緊鑼密鼓地趕制底托。此外,展覽期間印度方面將提供印度影片、音樂及動漫等方式裝飾展廳。
價值:最貴石雕3000萬元
據(jù)首博副館長姚安介紹,本次展覽共引進來自印度13家博物館的100件B級以上文物,其中A級文物占65件。參展文物的歷史年代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8世紀,以印度教及佛教雕塑為主。參展文物中,最貴的羅摩衍那石雕價格為3000萬元。這批文物的保費估價約為5億元。
看點
孫悟空原型亮相北京
作為古老史詩《羅摩衍那》中最重要人物之一,神猴哈努曼在印度神話中被刻畫成英雄式人物。此次來自印度國家博物館的石質“神猴哈努曼胸像”也來京參展。這件雕像保存了神猴哈奴曼的上半身,原像估計接近真人大小,很可能曾被供奉于專門崇拜哈奴曼的神廟里。他右手上舉,搭在三層寶冠上。據(jù)印度考古局副局長助理表示,該手勢象征著教化眾人。據(jù)國家文物局提供的資料,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原型就是印度神話中的神猴哈奴曼。
濕婆銅像展示宇宙之舞
出自18世紀的“舞王濕婆銅像”將亮相本次印度展。舞王濕婆的石質及青銅像造型很多,其中以此尊銅像描述的宇宙之舞的造像最為精彩,暗含了濕婆的5個神性:創(chuàng)造、保護、毀滅、消除無知與束縛及使靈魂獲得解脫。
藥叉女體現(xiàn)古印度女性美
藥叉和藥叉女是印度民間信仰中的樹神,也是在印度傳統(tǒng)藝術中表現(xiàn)最多的形象。藥叉女的形象一般多為豐腴女性,象征繁殖和豐產(chǎn),是古代印度女性美的標志形象。本次參展來自佛陀伽耶考古博物館的藥叉女雕像出自公元前1世紀,由砂巖雕制而成。
婚禮雕像展現(xiàn)美滿婚姻
出自9世紀的濕婆與帕拉瓦蒂的婚禮石雕被譽為美滿婚姻的模版。據(jù)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中記載,濕婆早先與公主薩蒂結婚,在公主父親主持的一場羞辱濕婆的祭奠上,薩蒂自焚漁火祭壇。之后,他再生為喜馬拉雅山的女兒帕拉瓦蒂,并與濕婆終成眷屬。該雕像描述他們婚禮的盛況。(來源:京華時報/記者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