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歸僑僑眷

泉州歸僑退休20載深耕僑鄉(xiāng)文化 郵集編出鎮(zhèn)館之寶

2015年05月28日 12:52   來源:泉州晚報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李泰山老人向記者講述《郵票上的華僑史》收集始末。
李泰山老人向記者講述《郵票上的華僑史》收集始末。
中國僑網《郵票上的華僑史》專題集中有不少泉州華僑的身影,像菲律賓“國父”黎剎,祖籍就是泉州晉江。
    《郵票上的華僑史》專題集中有不少泉州華僑的身影,像菲律賓“國父”黎剎,祖籍就是泉州晉江。

  一組總計660多枚郵品的專題集——《郵票上的華僑史》,是(福建)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自2013年收入館藏以來,已在海峽兩岸巡回展覽近10次,廣獲好評,也引起僑界郵界高度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組郵品專題集,收集者是一位普通的泉州老人。他不僅用24年的不懈堅持,收集編成這套國內外罕見的華僑題材郵品集,還在退休后20多年如一日深耕泉州文化,先后編制多部開放類城市郵品專題集,以點滴力量貢獻泉州文脈傳承。

  集郵“小粉”干成了“大腕事”

  這位83歲的老人,名叫李泰山,是越南歸僑。1949年3月回國,同年11月參加工作,1993年退休。

  “退休前,我是供銷社的會計師,集郵只是業(yè)余愛好?!崩钐┥交貞浾f。1989年,市郵協(xié)準備舉辦《泉州十年改革成就》郵展,李泰山首次計劃參展。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xiāng),我本人又是歸僑,能不能圍繞華僑題材組集參展呢?”以此為初衷,李泰山編制了《愛國華僑的貢獻》主題郵集參展。但因品種少,又缺乏編制經驗,這次參展他僅獲得了鼓勵獎。盡管如此,華僑題材受到普遍肯定。

  受到鼓勵的李泰山堅定目標。為編制好郵集,他不僅多方收集充實郵品,還開始系統(tǒng)學習掌握僑史以便科學設計綱要——

  專題的郵集必須多樣化、多國化、多時期化,這就要求國外的切題郵品也要多。“我就從郵商們寄來的成千上萬的外國郵品目錄中去海選。”李泰山說。保持讀報習慣的他,有時也從郵報報道中獲取有關華僑郵品的零星信息,再針對性地收羅尋覓。

  他甚至因此提筆向海外寫信求助。為了體現(xiàn)海外華校的內容,李泰山了解到馬來西亞馬六甲有所培風中學后,就寫信向該校校長鄧日才先生求援,沒想到熱心的鄧校長親自復信。信封左上有培風中學中英文校名,郵票用的是馬六甲地方郵品,并在左邊書寫:“建校80周年紀念”和該校校歌歌詞:“一個美麗的名字培風,一個堅強的信念獨中,一個不死的愛情華教,一個不滅的文化傳統(tǒng)?!痹诶钐┥娇磥?,這枚原汁原味的原地實寄封,既是珍貴的郵品,更體現(xiàn)了海外華僑對祖國的熱愛,對華僑史整理的熱切期盼。

  用心用情,年復一年。經過24年歲月積淀,李泰山這部專題郵集的郵品和貼片,從最初的52枚12個貼片,增加到668枚80個貼片,來源于54個國家和地區(qū),跨越歷史130多年,最終成就了一部方寸之間的《郵票上的華僑史》。展出后,不僅華人華僑感動于心,詢問能否獲贈電子版溫習,就連全國僑聯(lián)和全國政協(xié)港澳臺僑委員會的領導也覺得“這樣的嘗試在國內首吃螃蟹”。

  2013年,這個專題郵集被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收入館藏,成為“鎮(zhèn)館之寶”之一。“當時有很多博物館來聯(lián)系,我慎重思考,還是覺得留在家鄉(xiāng)好?!崩钐┥秸f。

  兩部開放性城市郵集回報家鄉(xiāng)

  《郵票上的華僑史》大獲成功,但李泰山仍保持低調務實的行事作風。80多歲的他,每天不是堅持外出收集郵品,就是在家伏案梳理新郵集的框架脈絡。

  “泉州的歷史底蘊如此深厚,我為她自豪?!崩先苏f,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開始考慮新問題——是不是可同樣通過郵集方式,直觀、形象但又系統(tǒng)地介紹泉州的歷史和文化?在這一愿望驅動下,他開始整理首部開放類泉州城市專題郵集——《光明之城》。

  開放類郵集組成的材料不限于郵品。為體現(xiàn)切題內容,老人想盡一切辦法。剪報、實物、電話卡甚至是煙標都被他充分運用。如,泉州元宵花燈民俗貼片中,老人除了采用郵票、明信片和報紙圖片外,還特別剪了紅雙喜香煙外殼側面的燈籠來表現(xiàn);在泉州古代各大城門交易場景貼片中,為體現(xiàn)香料和紅糖貨品,老人干脆各自包裝了兩小份實物附上;而在泉州景點、街巷的貼片中,則引用充實了很多本社早幾年出版的《泉州味道》明信片。最好玩的是港口貼片中的一張明信片,表現(xiàn)的是后渚港的早晨,貼的是當年首發(fā)的古代帆船郵票,郵戳顯示“2001.11.08 后渚港”。明信片右下方印有一句詩“一只只船眼惺忪,看太陽女神出浴時的紅臉。——林軒鶴”老人不知道的是,這位林軒鶴先生,正是本社采編人員。這一專題集在2002年參加市旅游節(jié)郵展時,獲得了二等獎。隨后,老人繼續(xù)充實,如今也已形成80個貼片的規(guī)模。

  2013年,泉州榮獲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李泰山的心思又一次活起來?!稏|亞文化之都 光明之城泉州》的開放類新郵集緊接著提上議程?!按饲暗摹豆饷髦恰犯鄠戎貧v史上的泉州,而《文都泉州》歷史與現(xiàn)實并重,也反映當下泉州的發(fā)展。”經過前后將近三年的努力,如今,這一郵集初步形成64個貼片。

  退休20多年來,從會計師到郵集編撰者,從中國華僑史到泉州城市史,李泰山一路學習,一路傳承文脈。郵集之外,他還圍繞自身越南和泉州兩地經歷撰寫出版隨筆集《故鄉(xiāng)》《越南漫筆》,目前還正著手編制《鄭和》和《現(xiàn)代僑批》兩部專題郵集。

  “活到老、學到老。我所做的一切,無非就是踐行這一名言?!边_觀的老人這樣表示。(孫燦芬 文/圖)

【責任編輯:王盼盼】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