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甘肅貧困村掛職干部的“華僑華人朋友圈”
中新社蘭州4月15日電 題:甘肅貧困村掛職干部的“華僑華人朋友圈”
中新社記者 南如卓瑪
“萬能的朋友圈,村里有棵百年老樹即將折斷,我們貧困村沒有經(jīng)費保護,只能用腳手架臨時支撐,求圈里人幫助。”石海強從甘肅積石山縣通過微信分享圖文后,美國華盛頓希望中文學校立即捐資5萬元(人民幣,下同)護樹。
積石山是國家級貧困縣,從1998年開始,國僑辦定點幫扶該縣脫貧。8個月前,國僑辦文化司干部石海強被派到胡林家鄉(xiāng)高關村掛職“第一書記”。
曾長期負責海外華文教育的石海強,有世界各地的華文學校校長、老師、僑資企業(yè)家等組成的“海外朋友圈”,圈內(nèi)華僑華人超過400人。石海強的朋友圈“掛職日記”引起圈內(nèi)僑胞關注并紛紛提出幫扶高關村,石海強成為貧困村和愛心僑胞間“牽線搭橋”的“媒人”。
“北京來的小石書記”是高關村村民對石海強的昵稱。近日,石海強返京再到村里時,一路上,村里男女老少都熱情地搭話“回來了啊”。
大半年以來,石海強對村里226戶貧困戶家庭情況了如指掌。去年已脫貧51戶?!俺鮼頃r,有高原反應,整夜睡不著。聽不懂村里人的方言,融入當?shù)馗刹棵癖婇g是第一要務。”他說。
隨后,石海強挨家挨戶入戶調(diào)研、參加村里矛盾糾紛解決、幫村干部寫材料填表格、為200多戶貧困戶辦理扶貧貸款手續(xù)、入村宣講政策30多次、錄入大量貧困戶扶貧大數(shù)據(jù)資料。
“村民的眼神不再冷漠了,要拉我去家里吃飯,村鄉(xiāng)干部說我越來越像積石山人了?!笔娫谌沼浿羞@樣寫道。
得知村里14歲的女孩杜小梅撐起一個家,照顧三位患病的家長,石海強向他的海外朋友圈介紹:“目前,我們正在想辦法為她謀一個不用離家的營生?!钡聡箞D加特漢語學校、墨西哥拉巴斯圣約翰學校、南非華文教育基金會等海外僑胞設立的機構(gòu)紛紛響應要幫助這位女孩。
“這里很多女孩讀完小學就在家學做兩年家務,十五六歲就嫁人了,我目前在策劃設立一個教育基金,延長女孩的受教育年限?!笔娫谂笥讶Ψ窒磉@個想法后,英國華人和英中經(jīng)濟文化促進會、美國巴林中文學校,以及英國華僑雕塑家溪建軍等僑胞已為高關村女學生教育基金捐資5萬元。
根據(jù)國僑辦的安排,石海強摸清村里情況后,詳細列出了一份高關村扶貧項目規(guī)劃。不久,國僑辦組織的僑商團來到積石山考察扶貧項目。
一路上,石海強向僑商介紹村里的產(chǎn)業(yè)幫扶基礎、危房改造、貧困程度等等。加拿大僑商徐建華訪村入戶時仔細聽石海強介紹民情。當天,徐建華就決定捐資100萬元用于積石山貧困山村僑愛工程建設。
當日,來自世界各地的20多位僑資企業(yè)家認領了幫扶項目,現(xiàn)場捐資金額超160萬元?!敖衲晡覀冇泻芏嗍虑橐觯椖恳灰宦涞?。高關村明年要全村脫貧,離不開海外僑胞、僑商的扶持和幫助”,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