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歸僑僑眷

菲律賓僑領許中榮返鄉(xiāng)記:不遺余力改善中菲關系

2016年10月16日 08: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參與互動
字號:
10月15日,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許中榮跨洋而來,卻絲毫沒有陌生感,一路是熟悉的景物,一路也是熟悉的故鄉(xiāng)人,仿佛是“東道主”似的,熱情地招呼起了來賓?!×戊o 攝
    10月15日,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許中榮跨洋而來,卻絲毫沒有陌生感,一路是熟悉的景物,一路也是熟悉的故鄉(xiāng)人,仿佛是“東道主”似的,熱情地招呼起了來賓?!×戊o 攝

  中新網泉州10月15日電 題:僑領許中榮返鄉(xiāng)記:不遺余力改善中菲關系

  作者 廖靜

  “我又回鄉(xiāng)了?!边@句話是在記者見到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許中榮后印象最深的一點。他跨洋而來,卻絲毫沒有陌生感,一路是熟悉的景物,一路也是熟悉的故鄉(xiāng)人,仿佛是“東道主”似的,熱情地招呼起了來賓。

  15日,在菲律賓著名僑領許中榮的家鄉(xiāng)——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zhèn)龍玉村,他捐資了500萬元人民幣的曉新小學新校區(qū)和如論中心幼兒園迎來落成慶典,百余位來自菲律賓、香港、澳門的僑親、鄉(xiāng)賢共聚一堂,暢敘鄉(xiāng)情。

10月15日,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許中榮出席自己在家鄉(xiāng)捐建的以著名菲律賓僑商黃如論名字命名的幼兒園落成慶典?!×戊o 攝
10月15日,菲華各界聯合會主席許中榮出席自己在家鄉(xiāng)捐建的以著名菲律賓僑商黃如論名字命名的幼兒園落成慶典?!×戊o 攝

  雖然這只是許中榮上百次返鄉(xiāng)中的一次,卻也是別開生面的一次。

  “龍湖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曉新是培我育我的母校。事業(yè)有成,報本不忘?!痹S自榮關注青少年一代成長的同時,更致力于中菲兩國之間友誼的維護。

  “我覺得事業(yè)在人?!彼硎?,希望家鄉(xiāng)能夠培養(yǎng)出更多事業(yè)有成的人。因為他覺得教育是無國界的,希望兩地青少年能夠實現“互通往來”。因此,他不僅在家鄉(xiāng)捐資助學,同樣,他也在菲律賓捐助多所中小學。

10月15日,在菲律賓著名僑領許中榮的家鄉(xiāng)——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zhèn)龍玉村,他捐資了500萬元人民幣的曉新小學新校區(qū)和如論中心幼兒園迎來落成慶典?!×戊o 攝
10月15日,在菲律賓著名僑領許中榮的家鄉(xiāng)——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zhèn)龍玉村,他捐資了500萬元人民幣的曉新小學新校區(qū)和如論中心幼兒園迎來落成慶典?!×戊o 攝

  現年69歲的許中榮是菲律賓華裔第三代,幼年赴香港念書,1972年旅菲經商。而他在家鄉(xiāng)呆的近10年時間,也讓他對故鄉(xiāng)的人和事記憶頗深。

  “我經常往返中菲兩國,以前菲律賓很發(fā)達,中國比較貧窮,而現在中國發(fā)展很快,經濟變好了。”這位長期致力改善中菲關系的民間使者,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做一些事情,讓兩國友誼長青。

  20世紀80年代,許中榮創(chuàng)辦旅行公司,首次實現中國游客可以持私人護照赴菲探親旅游。隨后,他多次趕回家鄉(xiāng),與中國多個部門溝通,實現兩國游客常來常往。

  如今,許中榮是菲律賓規(guī)模數一數二的旅游公司——有利東方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和世紀金源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之一,相比商人,他更喜歡“使者”的角色。

  2015年,中菲友誼乒乓球賽在京開賽,許中榮親率12名菲律賓運動員來華與中國首都體育學院競技體校學生比賽。

  “我想做的,就是借鑒當年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通過中菲青少年之間的乒乓交流,打開兩國民間對話的窗口?!痹S中榮說。

  而由他捐資推動的菲華乒乓球聯合會舉辦的乒乓球比賽也持續(xù)了11年。“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我之所以在菲律賓大力推廣,也是為了讓兩地人民能夠銘記彼此的友誼?!痹S中榮說。

  “改善中菲關系。”在短短數十分鐘的交談中,這是記者聽到許先生提及最多的話語。

  “但是光我來做還是不行,大家要一起來做。”這位被譽為“中菲關系民間使者”的企業(yè)家,道出了心里的愿望,他希望所有華僑華人能夠一起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如今,他的兩個兒子也開始逐漸接棒“父親的步伐”。

  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即將對中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許中榮介紹,一些菲律賓華商也像他一樣為了中菲兩國友誼做著最大努力。

  當天,他在家鄉(xiāng)捐贈的幼兒園正是以著名菲律賓僑商黃如論名字命名的,他希望能夠在家鄉(xiāng)多培育出像黃如論這樣致力推進兩國友誼的人才。(完)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歸僑僑眷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