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華僑農場堅持民生為本 提升僑胞幸福指數(shù)
中國僑網桂林6月1日電 (陸漢寶)近年來,桂林華僑農場在大力推動體制改革和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以僑為本、開拓進取,在改善歸僑僑眷民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白成健在桂林華僑農場調研時,對該場保障民生、維護僑益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建設“僑居工程”,解決僑胞住房問題
在中央、自治區(qū)、市和城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桂林華僑農場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集中居住,統(tǒng)一補助、集中建房,統(tǒng)一建設、集中管理”模式,采取個人出一點、政府出一點、農場出一點“三個一點”的籌資辦法,共投資7200萬元人民幣,興建“僑居工程”四期,新建住房676套,建筑面積68972.85平方米,徹底解決歸僑僑眷住房難問題,開創(chuàng)了廣西“僑居工程”建設新模式。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僑胞生活品質
桂林華僑農場在保證歸僑僑眷“居有其所”的同時,籌資近800萬元,興建一座日供水2000噸的自來水廠、改造供排水管道4000余米,較好解決華僑農場歸僑僑眷和群眾飲水難和飲水不安全問題;硬化、綠化、亮化華僑農場場部生活區(qū)道路2100多米,使歸僑僑眷居住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
開展文體活動,豐富僑胞精神生活
為確保文體活動順利開展,桂林華僑農場投入200余萬元,新建3個文化活動室、將綜合服務公司空房改造成多功能文化活動中心、修建桂林華僑文體綜合館。與此同時,華僑農場憑借覆蓋全場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每年堅持開展“桂僑之光”文藝匯演、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重陽賞景活動、中秋聯(lián)歡會、氣排球比賽、藍球比賽、書畫攝影作品展、東南亞風味美食展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滿足歸僑僑眷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