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華僑華人

美華裔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吁發(fā)行郵票紀念鐵路華工

2014年11月05日 10:50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孟昭文(右)向媒體展示決議案。(美國《僑報》/林菁 攝)
孟昭文(右)向媒體展示決議案。(美國《僑報》/林菁 攝)

  中國僑網11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美國會眾議員孟昭文3日宣布將于下周在眾議院提出決議案(resolution),呼吁美國郵政局發(fā)行一枚郵票紀念1865到1869年間參與修建美國第一條橫跨大陸鐵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的華工。

  當年約有12,000名華工參加修建第一條橫跨大陸的鐵路,中部太平洋鐵路公司(Central Pacific)雇用的工人中華人超過80%。這條鐵路是19世紀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它把美國東西兩岸連接起來,以前穿越大陸需要6個月時間,鐵路建成后只需一個星期,便捷的運輸大大促進美國經濟的發(fā)展。

  孟昭文:教科書忽略了鐵路華工歷史

  孟昭文在華人歷史博物館(MOCA)舉行記者會,她指出,華人勞工為修建鐵路付出了血汗,但她從來沒有在教科書中讀到這段歷史,為了讓美國人知道這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她提議郵政局發(fā)行一枚郵票紀念鐵路華工。

  孟昭文表示,發(fā)行郵票并不需要通過立法,如果郵政局明天就決定發(fā)行這枚郵票她會很高興,她希望透過立法的程序,來宣傳鐵路華工的故事,這是一個教育大眾的機會。

  目前眾議院已有10位議員表示愿意聯(lián)名提出這一決議,預計還有更多人加入。決議案不需要投票,它接著將交給眾議院的監(jiān)督與政府改革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郵政服務屬于該委員會的職權范圍。

  孟昭文呼吁郵票發(fā)行公民顧問委員會(Citizens’ Stamp Advisory Committee)向美國郵政總管推薦發(fā)行鐵路華工郵票,該委員會負責向郵政總管提議和評估發(fā)行什么郵票。

  今年是鐵路竣工145年周年,勞工部5月份舉行慶祝儀式表彰華人勞工,鐵路華工榮登“名人堂”(Labor Hall of Honor),這是華人首次獲得此殊榮。

  孟昭文表示,2019年將是鐵路竣工150周年,屆時將是發(fā)行紀念郵票的最佳時機。

  華人創(chuàng)造一天鋪軌十英里奇跡

  在修建鐵路過程中,華人以勤勞、自律、高效率贏得尊重,包工頭認為他們是不可缺少的。他們開砸堅固的花崗巖,用炸藥炸開山脈,每一段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都有華人揮灑的血汗。

  華人的高效率讓人刮目相看,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天鋪下十英里鐵軌的世界紀錄。雖然他們干最困難最危險的活,但拿到的報酬卻少于其他工人。

  很多華人為修建鐵路獻出了生命,在開砸內華達山脈時,有大約1200個華人死于事故、山崩和爆炸。

  華人勞工在筑路過程中組織起來爭取同工同酬和改善工作環(huán)境,這次榮登勞工部名人堂也正是為了表彰他們的勇氣。他們反抗歧視的斗爭也為后代華人樹立了楷模。

  鏈接:第一條橫跨美國大陸鐵路

  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林肯總統(tǒng)于1962年簽署了“太平洋鐵路法案”,決心建一條鐵路把東西岸連接起來。

  當時美國東部已經有鐵路,第一道跨大陸的鐵路,從西岸的加州向東延伸到內布拉斯加,與東部的鐵路網連接起來,使東西岸貫通起來。

  第一條大陸鐵路分為三段,分別由三家鐵路公司負責修建,東段由聯(lián)合太平洋公司(Union Pacific)負責,從內布拉斯加(Nebraska)的Omaha開始,向西修建;中部太平洋公從加州的Sacramento開始修建,向東部挺進,兩家公司最后于1869年5月10日,在猶他州(Utah)Promontory Summit匯合,打下最后一顆釘子。還有第三家公司Western Pacific公司,修筑加州Sacramento到奧克蘭Oakland之間的路段。

  華工主要參與修建鐵路西段,即從加州境內修到猶他州,這段鐵路很難修,因為途中要砸開花崗巖的懸崖峭壁,加上風餐露宿猛獸出沒,任務很艱巨。(林菁)

【責任編輯:劉郁菁】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