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歐洲華商應對歐元貶值 轉型經營規(guī)避風險
中國僑網1月15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在2015年第一個交易日里,歐元持續(xù)貶值,歐元兌美元的匯率跌破1.2大關,達到9年來歷史最低點。歐元的疲軟走勢,也給歐洲華商帶來了較大影響。華商經濟研究學者認為,在歐元區(qū)經濟復蘇愈加乏力之時,華商要緊跟時局變化,通過經營方式的轉型,應對歐元貶值。
“多數海外華商都走國際化的道路,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過程中要面對匯率風險。歐元貶值對于歐洲華商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不必過分擔心。”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馬占杰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對于從事出口貿易的歐洲華商而言,歐元貶值是利好消息,特別是在歐洲從事制造業(yè)的華商,將產品輸往美國,產品將更有競爭力。對于從事進口業(yè)務的歐洲華商而言,歐元貶值則對其有較大的打擊。
關于歐洲華商如何應對歐元匯率走弱的局勢,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饒志明認為,華商大企業(yè)可以在進口商品方面,預先與交易方簽訂合同,對匯率的波動給予說明。他也建議華商大企業(yè)針對匯率波動,及早著手進行外匯市場的風險對沖。對于那些業(yè)務范圍涉及多個區(qū)域的歐洲華商,饒志明則建議其可以加強其他地區(qū)的業(yè)務,以規(guī)避歐元貶值風險。
“對于經營小本生意的歐洲華商,則要特別注意經營方面的轉型”,饒志明稱,受歐元貶值影響較大的進口貿易商,可以采用當地采購的方式,減少成本。馬占杰也認為在進貨渠道方面歐洲華商可做調整,從東南亞或中國進口原料?!皻W元兌美元的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加強海外華商與中國的聯(lián)系,由于從美國采購原料的成本增加,歐洲華商可能會把視野轉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馬占杰說道。
除此之外,馬占杰認為,歐洲華商可以縮短訂貨周期,有意識的引入風險規(guī)避的措施,從大批量進貨向少量多次進貨轉變。
“中小型歐洲華商存在一個問題,大多數人只埋頭做自己的生意,對于時局、國際形勢和政策的關注度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對于風險的判斷”,馬占杰表示,海外華商除了做生意之外,要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局的變化,了解各國的財政政策。(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