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美中國留學生約27.5萬 受常春藤盟校青睞
中國僑網(wǎng)1月30日電 據(jù)美國僑報網(wǎng)編譯報道,類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在內(nèi)的美國名牌大學開始努力招徠品學兼優(yōu)的留學生,而不太注重他們的經(jīng)濟背景。
據(jù)美聯(lián)社29日報道,眼下更多的本科留學生來到常春藤聯(lián)盟(Ivy League)求學,常春藤聯(lián)盟的高校已開始著手擺脫只服務于美國精英層子女的名聲,試圖利用新穎的招生策略,并在美國國務院的幫助下,加強留學生招募工作。
耶魯大學大二學生郭玉霈(Yupei Guo,音譯)來自中國,她并不符合常春藤聯(lián)盟高校的傳統(tǒng)招生對象。她的父母都是記者,既不屬于商界領袖,也不屬于政府精英。盡管學校為郭玉霈提供大部分學費,但在這里,她還是被很多人認為背景特殊。
常春藤聯(lián)盟高校最關注的是中國,這個每年會輸送大量留學生來美國的中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大約有27.5萬在美留學生來自中國,在留學生總數(shù)中占比31%。
目前,耶魯大學擴大了2001年實行的“需求回避”招生政策(指不考慮學生支付能力的招生政策。譯者注。),招生負責人耶利米·昆蘭(Jeremiah Quinlan)表示,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學生比例有明顯變化,已從占學生總數(shù)的3%(主要來自高收入家庭)增長到11%(經(jīng)濟條件各異)。
隨著中國日益富裕,很多美國大學已開始加大對中國學生的招生工作,希望吸引全額支付學費的中國學生,為學校增加收入。不過類似耶魯這樣的少數(shù)學校承諾,為符合錄取條件的留學生提供全面的經(jīng)濟支持。
哈佛大學一個學生團體每年都為數(shù)十名中國高中生舉辦大學式研討會,為了能讓中國各地的學生參加會議,他們還提供經(jīng)濟援助。在耶魯大學,中國留學生在假期回國時通常會擔任“大使”的角色,與中國本土學生交流。要知道,1854年,第一名在美國獲得學位的中國人就來自耶魯大學。兩所學校的招生負責人經(jīng)常前往中國。
郭同學曾在北京一所重點高中學習,她從高年級學生那里了解到了美國學校的“需求回避”政策。耶魯、哈佛、麻省理工(MIT)、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等學校都在采取這個政策。郭同學在高中期間去過耶魯,看見校園的宣傳海報感到希望無限。
耶魯在中國久負盛譽,郭同學被錄取引來了大批媒體采訪。然而郭同學說,人們對待來美國大學讀書的中國學生也會存在一些偏見,仿佛離開中國的人都是中國體系的失敗者。另外,她也有不少朋友因為經(jīng)濟問題而與美國大學無緣。
哈佛:希望吸納全世界有才華的學生
“我們希望能夠從世界每個角度招到最有才華的學生,就是那么簡單?!惫鹫猩撠熑送し拼奈髅伤?William Fitzsimmons)這么說。
在中國精英圈外招生并不容易。招生人員表示,很多學生想當然地認為,他們需要憑借“關系”。另外,在中國考SAT很難,申請者必須英語流利。郭同學的父母曾經(jīng)由工作單位外派英國工作3年,那時10歲的她也一同前往。為了考SAT,郭同學還需要前往香港。
美國國務院主管教育和文化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埃文·瑞安(Evan Ryan)表示,為了解決類似困難,美國國務院的“美國教育項目”(EducationUSA)提供100萬美元的基金,為學生提供援助,讓他們可以繳納申請費。
該項目在北京設有8名咨詢顧問,并計劃派遣另外4名顧問前往成都、廣州、上海和沈陽。耶魯學校官員表示,該機構對高校招生非常重要,因為這個機構使很多留學中介知道,學校有能力幫助存在經(jīng)濟需求的學生。
郭同學透露,耶魯沒有提供她從北京飛往美國的機票費用,不過如果她假期不回中國,她可以入住專門為留學生提供的賓館。畢竟假期很多中國留學生回國,機票費用上漲,非常高昂。
盡管很多人問到家庭背景讓她不舒服,但郭同學說,她在耶魯并沒有感覺到尷尬。這里的中國新生已經(jīng)越來越多樣化了?!斑@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彼f。(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