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的泉州情緣:泉籍華僑華人的“好朋友”
祖籍廣東梅州、執(zhí)政新加坡,李光耀的一生看似與泉州并無多大關(guān)聯(lián)。但記者23日采訪和翻閱資料了解到,事實上,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政治生涯,李光耀與泉州有著超乎想象的緊密情緣。
究身世 可算泉州“女婿”
將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帶領(lǐng)發(fā)展至第一世界,李光耀的政治生涯創(chuàng)造了奇跡。而相形之下,他的愛情生活同樣充滿傳奇。
從成績優(yōu)異、鼓勵扶持的同學,到攜手前行、白首偕老的伴侶,李光耀與太太柯玉芝長達63年的恩愛婚姻被媒體廣泛形容為“芝耀情深”、純愛一生。讓李光耀銘刻在心的女性,正是溫柔賢惠的閩南女子。出生于1920年的柯玉芝,比李光耀大兩歲,祖籍福建同安縣。并且,柯玉芝并非第一代華僑,她的父親柯守智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出生,曾是華僑銀行總經(jīng)理。
方志界人士表示,按照目前已經(jīng)明確的時間推論,可以非常確定的是柯家起碼在清朝時就已移民海外。而從宋代直至清末,同安縣都隸屬于泉州府管轄。從這個歷史淵源上而言,李光耀可以說是泉州人的“女婿”。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1973年以后,同安劃歸廈門管轄。所以,李光耀曾先后五次陪太太“回娘家”,回的卻不是咱泉州,而是廈門同安。
論接班 繼任者是咱泉州后裔
如果說,李光耀是咱泉州“女婿”這一說,還因為同安行政區(qū)劃的變更而顯得底氣不足。那么,李光耀政治生涯的繼任者,是咱泉州后裔,則是鐵板釘釘、無可爭議的事實。
1991年9月,50歲的吳作棟繼任新加坡總理,成為新加坡建國以來繼李光耀之后的第二位總理。在連續(xù)13年的執(zhí)政后,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正式請辭,由副總理同時也是李光耀長子李顯龍接任總理職位,而吳作棟本人則轉(zhuǎn)聘為國務(wù)資政,并與前國務(wù)資政(后內(nèi)閣資政)李光耀共同履行輔助政府決策的義務(wù)。在他兩次連任期間,新加坡人均GDP實現(xiàn)了近一倍的增長。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位被稱之為“守成者”的新加坡領(lǐng)袖,是道地的泉州籍華裔,祖籍永春湖洋鎮(zhèn)吳嶺村。2009年10月28日,吳作棟還攜家人首次到永春謁祖,看族譜、聽介紹、品小吃、敬祖先。在祖厝里,他用閩南語告白:“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12歲喪父,主要靠祖母撫養(yǎng),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基本來源于我的祖母。我知道吳嶺是我的祖籍地,雖然沒回來過,卻也很有感情。祖母在世時對家鄉(xiāng)十分想念,此次回來,我是代表祖母回來的?!?/p>
道交情 三顧新加坡晉江會館
而對于廣大泉州籍新加坡華僑、華人而言,無論任職總理期間,還是身居內(nèi)閣的階段,李光耀都是一位“好朋友、好領(lǐng)袖”。
“李光耀先生曾在長達40多年時間中,先后三次作為主賓出席新加坡晉江會館的慶典活動?!?3日,在接受記者跨洋長途電話采訪時,世界晉江同鄉(xiāng)總會名譽會長、新加坡晉江會館會長、晉江東石華裔蕭孫喜這樣回憶。
第一次是1973年,晉江會館舉行慶祝成立55周年聯(lián)歡宴會,時任總理的李光耀攜當時的政務(wù)部長蔡崇語蒞會祝賀。
20年后的1993年,晉江會館三慶大典,即會館成立75周年暨互助部成立47周年、亞洲晉江社團聯(lián)合會成立3周年慶典上,時任內(nèi)閣資政的李光耀攜太太柯玉芝赴晚宴,并在宴會上充分肯定和勉勵晉江會館的社團工作:“晉江會館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自我更新,使團體不會和時代脫節(jié)。它在領(lǐng)導層里注入新血,允許其他方言人士參加活動,同時也積極參與新加坡宗鄉(xiāng)總會的各種活動,協(xié)助宗族和同鄉(xiāng)團體重現(xiàn)活力。”
2008年,新加坡晉江會館90周年慶典,李光耀第三次作為主賓出席,并在獻詞中祝愿會館“邁向百年輝煌”。
回首李光耀與晉江會館長達40多年的“友誼”,蕭孫喜分析說,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晉江會館所在的丹戎巴葛集選區(qū),恰好是國會議員李光耀的選區(qū)。但同時,李光耀對華人社團工作的重視也是有目共睹的。因為新加坡社會閩籍華僑眾多,作為客家人的李光耀甚至還學會并掌握流利的閩南語。“再過三年,晉江會館將迎來百年誕辰,如果有可能,我們將邀請李光耀先生長子——李顯龍總理作為主賓參加慶典?!?/p>
而事實上,李光耀和泉州的淵源還體現(xiàn)在更多領(lǐng)域。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副主席、南安會館會長陳奕福告訴記者,2007年11月,時任內(nèi)閣資政的李光耀與時任我國總理溫家寶共同啟動綜合語文、經(jīng)濟和文化元素的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通商中國”。這個組織的首任主席蔡天寶,同樣也是晉江東石華裔,同時還是新加坡宗鄉(xiāng)總會會長、福建會館會長。(孫燦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