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華僑華人

英國華裔的“中國夢”:培養(yǎng)下一代華人領袖(圖)

2015年06月14日 12:19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6月14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2013年,由英國華裔終身貴族韋鳴恩勛爵創(chuàng)立的英國華裔“青年領袖計劃”啟動。作為社會事業(yè)先鋒,韋鳴恩希望通過這個項目支持華裔年輕人,幫助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給英國華人社區(qū)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條件。

  經過兩年運行實踐,“青年領袖計劃”近日開啟了為期1個月的第三批招新,希望有更多多元背景的華裔青年參與其中。

  “青年領袖計劃”創(chuàng)辦人韋鳴恩: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整個華人族裔

韋鳴恩勛爵。(法國《歐洲時報》)
韋鳴恩勛爵。(法國《歐洲時報》)

  2010年英國大選中,保守黨最終獲得執(zhí)政權,而一個個子不高、臉上帶著東方人特有靦腆的華裔年輕人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他就是韋鳴恩。

  他提出的“大社會”項目當年被保守黨作為競選政綱向全國推出,韋鳴恩也被卡梅倫首相推薦給女王加封男爵,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貴族及上議院終身議員。

  在晉升“貴族圈”的同時,鮮少有華裔面孔的上層社會也讓韋鳴恩感到“孤獨”,他希望有更多的華裔能跟他并肩作戰(zhàn),參與社會事業(yè),推動華人社區(qū)的發(fā)展。他在保持著推進“大社會計劃”的同時,也在上議院領導有關的社會行動。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社會改革、東亞發(fā)展和未來城市韋鳴恩勛爵: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整個華人族裔的建設上,并且希望通過對優(yōu)秀華裔青年的培養(yǎng)與支持,使更多的華人走入公眾視野,在媒體上、政壇中更多地聽到華人的聲音。

  韋鳴恩表示,當他進入議會覺得能夠為華人社區(qū)更好地服務時,他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改變英國華人社區(qū)的現狀,他希望能夠把更多有共同熱情和志向的人聚集起來,對他們進行精英的技能培訓,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成為所在領域的領袖,從而帶領整個華人族裔成長。當時的韋鳴恩看到華人開始扎根英國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雖然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但是真正在上層社會的職位卻鮮有華人面孔。他認為,華人需要更多地參與到不同的行業(yè),媒體、文化、政治,甚至成為世界100強公司的CEO,需要參與到更高的社會階層,改變長久以來公眾和輿論對華人的觀念。

  同時,他也希望能有一個平臺,團結不同背景的年輕一代華裔,無論是從小在英國長大,還是從中國來英學習工作,都能夠更好的了解英國的政治和社會體系,在個人成功的同時回饋社會。在這些使命和愿望的催動下,韋鳴恩和Sheela Mackintosh-Stewart、George Lee以及黃精明共同創(chuàng)立了英國華裔“青年領袖計劃”。他希望把他們所積累到的經驗和技能更好的傳遞給下一代華裔青年。

  目前,“青年領袖計劃”已經運行了兩期,共有25名成員,分別來自金融、媒體、藝術、社會、音樂等不同的領域。每一批成員參與項目的時間是12個月,每個月韋鳴恩和其他負責人或合作伙伴都會為學員進行社交、人際、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同時創(chuàng)辦人也會利用自己的人脈和關系網定期邀請各行業(yè)的頂尖精英為學員進行講座,讓學員在學習的同時人際關系也得到拓展。學員還要通過實際的操作一個與華人社區(qū)有關的項目,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執(zhí)行和操作能力。

  由于所有參加的學員和創(chuàng)辦人都是擠出業(yè)余時間進行“青年領袖計劃”的有關活動,韋鳴恩也在項目過程中鍛煉了如何更有耐心地工作。他說,這也讓他更加確定了團隊合作會遠遠超出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在他看來,這個項目對華裔人才的培養(yǎng)及其重要,因為項目招募的成員不僅要有提高自己的意愿,更要有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心,愿意真正的為改變社會貢獻力量。同時也要為人謙虛自信,因為他們需要在多文化的背景下領導團隊。還要學習力強,能夠在緊張的行程中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另外,被錄取的成員還需要有長遠的目光,“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解決所有問題,要有志于在一年的培訓結束后還能長久地幫助建設和改變英國的華人社區(qū)。”韋鳴恩說。

  而“青年領袖計劃”也是韋鳴恩個人“中國夢”的一個體現,他給第一批學員提供的一個實踐項目就是“中國夢”。他曾表示,華人通過中國夢,可以逐步贏得世界的信任與尊重,現在是筑建中國夢的好機會。同時他也認為,這是中國崛起的潛在力量。他說:“英國的華裔可以把中國崛起的力量帶到英國,更好地服務華人社區(qū),并且在改變英國社會的同時,也想著如何能更好地將收獲利用到中國的發(fā)展中?!?/p>

【責任編輯:劉郁菁】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