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回國24年宣傳控煙 用盡積蓄不言悔

10月中旬,中國控煙協(xié)會舉行了成立25周年慶祝大會,表彰了為我國控煙履約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在這份長長的獲獎名單當中,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有著衛(wèi)生部門或健康教育機構(gòu)頭銜的,只有一位老人,沒有任何現(xiàn)任職務,介紹僅是短短的幾個字“美籍華人、控煙活動家”??墒牵褪沁@樣一位完全是民間背景的老人,從1992年開始就以義工的身份,積極推動中國控煙,甚至為此離開美國歸國定居,20多年來為宣傳控煙多方奔走,不遺余力,并傾盡了畢生積蓄。
家里布置得像控煙辦公室
這是一位有著傳奇色彩的老人,名叫臧英年,出生于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立東北大學校長臧啟芳,他本人青年時期曾擔任過何應欽的侍從官兼英文翻譯。退役后,他一直在美從事教育工作。中年時期,一直在為中美建交呼吁奔走。退休之后,原本應該頤養(yǎng)天年,可這位老人竟然放棄了原本安逸的生活,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為控煙事業(yè)奉獻了整整24年的光陰。
老人住在回龍觀的一座普通居民樓里,還是沒有電梯的6層。敲開門,滿頭銀發(fā)卻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記者眼前,耄耋之年,看上去依然身強體健。臧英年的家很樸素,家具陳設十分簡單,最顯眼的就是幾個書柜,里面滿滿當當,擺放的全是跟控煙有關的書。兩本厚厚的材料夾里全是他20多年來的文字積累,大多數(shù)都是他撰寫的宣傳控煙的文章。幾面墻上也貼著控煙宣傳海報,就連一個小鬧鐘,都是“禁止吸煙”的造型。這些宣傳品平時在公共場所司空見慣,可還真沒見誰會把這些東西貼在自家的墻上。臧英年就是這么一個怪老頭,他把自己的家布置得像個控煙辦公室。
衛(wèi)生部長舉薦他當控煙義工
這位老人是怎么與控煙結(jié)緣的呢?這要回到1992年的一天。臧英年在杭州機場候機,候機室里煙民眾多,大家吞云吐霧,屋里煙霧繚繞,可旁邊的墻上就貼著“禁止吸煙”的大字。這讓臧英年十分反感,便去找工作人員,請他們出面制止。沒想到對方只是冷漠地回答:“這沒什么,大家都習以為常,沒人抱怨?!标坝⒛昀^續(xù)堅持,對方卻為煙民“開脫”,說是飛機常誤點,乘客需要吸煙解悶。這樣的態(tài)度讓他既失望又氣憤,于是決定要管一管這件“閑事”。他憤慨地站到大廳中央,高聲喊道:“杭州機場嚴格規(guī)定禁煙,吸煙的旅客每人罰款10元!”話音一落,點燃的香煙全部熄滅了。正是這個成功的經(jīng)驗啟發(fā)了他,讓他相信:依法辦事,控煙是可行的。
另一樁觸動臧英年邁向控煙義工征途的事是他大哥的病逝。他大哥有30多年的煙齡,盡管被弟弟勸阻后戒煙了,但早已形成的肺氣腫已經(jīng)難以挽回。1992年,大哥在二手煙的侵襲下突然發(fā)病,后來又被醫(yī)生誤診為心臟病,結(jié)果不幸喪生。這個悲劇對臧英年沖擊很大。
在這之后,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臧英年結(jié)識了當時的衛(wèi)生部部長陳敏章,他向陳部長提出了想以義工身份投身中國控煙的想法,陳部長很支持他,并介紹他和當時的中國吸煙與健康協(xié)會翁心植副會長聯(lián)系。就這樣,臧英年便正式跨出了控煙義工的第一步,以后便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不受歡迎”的控煙宣傳員
多年以來,臧英年身體力行,只要看到有人吸煙,就會毫不客氣地上前阻止,并遞上一塊戒煙貼。他是社會活動家,常常參加一些活動,在這些活動場合,他也會游說現(xiàn)場的每一個吸煙者。他還常常主動上臺發(fā)言,倡議人們將煙掐掉,沒有話筒時會突然起身,高聲“布道”。哪怕在婚慶等喜慶場合,他也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做法甚至招來一些人的反感,不愿再邀他出席活動。
挨個勸阻只能是小范圍的,要想大范圍地推廣禁煙,還需要宣傳鼓動。臧英年寫書、發(fā)文章、做節(jié)目、印發(fā)宣傳品、到各地演講,并為一些機構(gòu)提供義務咨詢和培訓,每一件可能會有作用的事情他都愿意嘗試。他的夫人苗麗華也是著名的美籍文教專家,曾榮獲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友誼獎”。她既是臧英年的人生伴侶,也是他的工作助手,一直在協(xié)助他做各項控煙工作。臧英年的很多想法也是源于夫人的建議。
別人去外面做演講,一般都是主辦方邀請的,常常還要索取些勞務費,但臧英年去做講座,從來都是自己主動聯(lián)系。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沒什么人愿意接受這個不請自來的演講者。好在他是社會活動家,認識不少各界名人,尤其是政界要員,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不論到哪里參加活動,都想趁機“蹭”上一堂講座。他請老朋友們出面介紹,一些單位礙于介紹人的情面,才愿意為他提供地點,組織人員。
前不久,2015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獎賽在貴陽舉行,一位忘年交邀他參加,臧英年并不愛酒,但他想到參加活動的人很多,當中肯定有不少煙民,他們都是應該被規(guī)勸戒煙的對象。于是,臧英年欣然前往。去之前,他給老朋友郭應祿打電話,問他認不認識當?shù)氐尼t(yī)院,可以介紹他去做個提倡控煙的報告。郭應祿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泌尿外科專家,由他遞話,事情自然水到渠成。當?shù)氐尼t(yī)院很配合,報告十分成功,他還借機與當?shù)氐募部刂行慕⒘寺?lián)系,又一個新的控煙“據(jù)點”建立起來。多少年來,臧英年就是用類似的辦法,以這種近乎精衛(wèi)填海的精神,在控煙的道路上一點一滴地做著努力。
倡導無煙家庭幫助名人戒煙
在公共場合,人們都反感二手煙,卻很少有人站出來阻止。究其原因,多數(shù)人都是害怕招致吸煙者的反擊。但臧英年就從來不怕,他在任何場合,只要是看到有人吸煙,就會主動走過去勸阻。他身材高大,氣宇軒昂,有一股壓得住人的氣場,被他一說,吸煙者往往心里嘀咕,以為他是哪里的領導干部,不敢得罪,便乖乖掐掉了手上的煙頭。
臧英年從1995年開始倡導無煙家庭。所謂無煙家庭,第一是家人都拒煙,第二是來客不供煙,第三是來客禁吸煙,第四是助親友戒煙。20年來,他一直在為這件事多方奔走。人家家里是私人空間,不讓人在家吸煙,或者不讓客人吸煙,比公共場所禁煙更難推進。但這個倔老頭就是非要迎難而上。政界人士和社會名流都被他盯上,因為他們特殊的身份會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到這些名人家里做客,他會不厭其煩地勸人家戒煙,還要勸人家將香煙收起來,不給客人提供,再把禁煙標志貼到人家的墻上。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北大前校長丁石孫,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羅豪才,《人民日報》原總編輯、社長胡績偉等人都曾是他的游說對象,也在他的幫助下成了無煙家庭。
臧英年做控煙沒有機構(gòu)背景,也沒有任何經(jīng)費支持。可他到各地演講、出版書籍、印制各類戒煙宣傳品等,每一件事都要花錢,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這些年來,自己的退休金絕大部分都被用在了這上面。手頭拮據(jù)時,甚至不得不變賣一些個人收藏品。中年時期,他致力于中美關系,到各地訪問時時常會獲贈一些名人書畫,這些書畫作品如今已經(jīng)被他變賣一空,款項都花在了控煙上。
最臟的獎品頒給最美控煙人
2013年,著名的民間環(huán)保人士葉欖設立了一個獎項——“林則徐禁煙獎”,將它頒給了臧英年。獎品是他歷時54天、行程10000余里撿來的幾百個煙頭。他用這些煙頭在一張7.4平方米的布幅上拼貼出一個 “7.4億人感謝您”的獎狀。葉欖說:“這可能是世界上最臟的獎品,但獲獎者的精神卻是崇高的,值得我們敬仰?!?/p>
如今,已經(jīng)84歲的老人身體雖然強健,卻也抵不住歲月的侵蝕。“明年我就要回美國去了。”說起這句話時,臧英年語氣中包含著十分復雜的感情。他在中國控煙24年,可謂傾盡心血,中國的控煙事業(yè)盡管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依舊步履維艱,距離他的理想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拔乙灿X得很遺憾,但做人要懂得適可而止,我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也就知足了。”
就在他即將離開中國的最后一段時間,他仍然在為控煙做著最后的努力。他在整理書稿,計劃臨走前再出一本控煙的書。還有他念念不忘的“無煙家庭”,也得到了比爾·蓋茨基金會的支持,他已經(jīng)寫好了推廣手冊,希望這個項目能在中國生根發(fā)芽。(代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