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華裔出書記錄華埠生活歲月 譜寫華人傳奇

中國僑網11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1950年受當時美國排華影響,不得不謊報身份進入美國的“紙兒子”(paper son) 李秉樞,落腳芝加哥市65年后,不僅慨捐芝加哥美洲華裔博物館現址及經費,近日并出版了“我在芝城華埠長大——李秉樞故事”(Growing up in Chicago’s Chinatown-The Stories of Raymond Lee) 自傳書,書中圖文并茂翔實記載他的芝城歲月,也為華埠發(fā)展作了最佳歷史見證。
華埠博物館基金會前會長鄭金光表示,沒有李秉樞就沒有博物館的存在,他不僅將當年故居捐作博物館館址,也大方捐助博物館經費,累計捐贈超過200萬元,李秉樞自傳等于是一部華埠移民傳奇紀錄,既珍貴又具教育傳承意義。
“李秉樞故事”一書6日在芝加哥華埠博物館基金會年度募款餐會中正式發(fā)表,李秉樞與李朝領站在1950年華埠廣益公司門口,也是現今美洲華埠博物館館址前的黑白照片,作為該書封面。
李秉樞與夫人甄佩霞在新書發(fā)表會中,非常謙虛地感謝各界對于社區(qū)發(fā)展的共同努力。李秉樞說,1950年他與堂哥一起抵達美國,當時足足等了30天,才輪到兩兄弟接受海關嚴格查問,為了順利入關,他跟堂兄自稱為親兄弟,入關后,還奇怪的變成“林”(Lams)姓兄弟。
李秉樞后來才知道自己原來就是所謂的“紙兒子”,這是在美國排華時期,很多華人采取認美籍華人為父的辦法作為達到移民目的普遍作法。到了芝加哥,深刻感受當時美國對于華人并不歡迎,也不友善,“我當年告訴還在香港的妹妹美國不好,別來了?!币驗樗媱澲粊砻绹鴥赡昃突厝ブ袊?/p>
幸運進入美國后, 他立即飛到芝加哥,在位于華埠23街的“廣益公司”打工,也到當年的興氏小學念書,成為班上唯一的華人學生。1961到1979年間,李秉樞透過李氏公所,結識了許多宗親,也開展了他的商業(yè)才能,生意越作越好,1979年李秉樞成立金洋批發(fā)公司,奠定了他的商業(yè)王國,同時他開始積極參與各種促進華埠發(fā)展活動。
書中也提到,他主導了1982年華埠停車場公司的設立與運作,1983年他加入了芝城華商會,1995年他與其他多位華埠大老,積極推動了華埠廣場的興建,使華埠成功擴大了版圖,熱心公益的李秉樞更是華埠各種社區(qū)活動的???,出錢出力從不落人后。
華埠博物館基金會會長梅素蘭在晚會中,感謝各界多年來對于博物館的支持。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副總領事王永致詞表示,借著美洲華裔博物館的各種活動、展覽,讓更多民眾進一步認識中國文化、歷史,相信博物館未來在促進中國文化的角色,將越來越為重要。(黃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