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體關注“代購”火爆現象 還能走多遠?

中國游客2月1日電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道,西班牙《世界報》在1月24日刊登了一則名為《las dos caras del lujo chino》(奢侈品這把雙刃劍)的文章,當中以兩位專做代購的中國人為例,具體介紹了代購的流程,除此之外還分析了為什么代購在中國現在如此火爆。但是,代購還會繼續(xù)火下去嗎?
文章中以在馬德里留學的小夏為開篇。這個中國姑娘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在馬德里讀了一個西班牙語言學碩士課程。她今年22歲,非常喜歡西班牙并且愛上了一個居住在bilbao的中國年輕人,于是在她完成了學位后,決定留在西班牙。“我喜歡西班牙,原先覺得這里會有更多發(fā)展的機會,至少比國內的競爭要小很多,”她說。但是,她持有的是學生居留,最終她決定用另外一種方式養(yǎng)活自己,于是,從2015年開始,她成為了一名“代購”。這是個專業(yè)術語,用來形容那些住在國外的華人購買奢侈品然后通過網絡轉賣給中國大陸境內市民的一種商業(yè)行為。
“過程很簡單,我會先去眾多奢侈品店里給那些中國人可能會喜歡的式樣拍照,然后將照片發(fā)到微博或者微信朋友圈里,一般來說像西班牙的本土品牌諸如loewe, bimba &lola或者是tous都比較受歡迎,但同時其他一些像furla,mk或者是max mara也賣的不錯。如果國內的人看見喜歡的款式了,就會跟我聯系,”
小夏向記者介紹。有的代購是會收取一定的傭金的,但是小夏卻比較傾向于賺取外匯差價。小夏在接受采訪時說,她靠代購可以每個月有1500歐元的進賬,“我的客人一般都是來自中產階級以上的富人家庭的學生或者是一些年輕的企業(yè)家,”她補充說。
有報告指出,中國人購買奢侈品的數量將以每年8%的增長率持續(xù)到2022年,但是,大部分交易都會在國外進行。與此同時,一些大品牌甚至在中國都出現了倒退的趨勢。
意識到代購行業(yè)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中國已經決定在今年4月份將下調一些產品的稅收,屆時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消費選擇,因此,代購這個行業(yè)究竟還能走多遠?(趙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