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招生趨向引華人擔憂 或為對華人變相歧視
圖為哈佛大學橄欖球比賽中的華人學生。
“大學招生應降低標準化考試的重要性,更加看重學生對他人和社會利益的關注”,近日,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發(fā)布招生錄取改革報告,為美國大學的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議。
該提議觸及了在美華人的切身利益,引發(fā)了華人的憂慮和質疑。
招生重“軟指標”
新春將至,年味漸濃,但部分美國華人卻心事重重,襲擾他們的就是哈佛大學剛剛發(fā)布的招生錄取改革報告。
該報告題為“扭轉趨勢”,哈佛大學想要扭轉的是當前年輕人過分關注個人成就的趨勢。報告提出,大學招生應弱化標準化考試分數(shù)等“硬指標”,重點考量社區(qū)服務、家庭貢獻等“軟指標”。
在報告出臺的同時,《紐約時報》也發(fā)表了題為“檢討大學錄取制度”的文章。文章稱現(xiàn)行的大學錄取制度會導致學生陷入瘋狂競爭的狀態(tài),同時它也忽略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孩子的潛質。
哈佛的改革提議已得到美國85所一流大學的簽字認可。耶魯大學承諾會在申請材料中增設與公共利益相關的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的招生負責人也表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確實為標準化考試花費了過多精力”,“我們不想要那些一味追求名校的學生”。
但部分美國華人對此提議并不認同。有華人認為,該改革方向對華人進名校有負面影響,是變相的SCA5提案。
對華人變相歧視?
華人緣何質疑哈佛的改革提議呢?
主要原因在于該提議再次觸動了在美華人的教育“歧視”之痛。經歷了“平權法案”、“加州SCA5提案”等沖擊的華人,唯恐大學再次出臺對其不利的政策。
“華人乃至更廣泛的亞裔大都偏重考試,在非分數(shù)的社會活動上也局限在音樂等方面,所以部分華人容易對這一建議產生反彈?!泵绹ㄌ靥m州立大學教授李斧分析說。
有兩個孩子的美國華人鐘明也表示,很多華人父母節(jié)衣縮食把錢投在孩子的教育上,但目前的狀況下,華人越來越難得到好的教育機會,更別提通過教育融入主流社會了。
對于哈佛提議改革的動機,有華人認為,目前美國知名大學的亞裔生錄取率較高,學生不夠“多元化”,這項“改革”意圖通過弱化學術硬指標,為招生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間。
但李斧認為,這項改革建議本身并不帶有歧視傾向。美國大學升學顧問周立偉也撰文指出,此次改革提議旨在對美國教育的功利化傾向進行修正,重塑美國的傳統(tǒng)美德。提議并非針對華人,但沖擊到華人也是難以避免的。
揚長“改”短合理發(fā)聲
當前招生改革大勢下,美國華人該何去何從?
“合理的知識考核當然應該堅持?!崩罡J為,在美華人雖然重視教育,但在當前的教育改革中卻存在“策劃時置身事外,開始時簡單反對”的傾向。對于教育改革,華人應積極看待和主動參與,從源頭上捍衛(wèi)自身權益。
此外,針對此次招生改革的方向,華人應該揚長“改”短,切實提高自身的“軟實力”,而不是一味地揚長避短?!芭c其在技術層面上去適應這些變革,還不如從內心和價值觀層面真正擁抱這些變革背后的精神”,周立偉說。
對于改革大勢下華人的未來,李斧的態(tài)度十分樂觀:“華人的適應性很強,政策變化下會很快跟進。隨著對下一代社會參與要求的增加,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華人從政或進入社會頂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