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埠未被列入心理健康重點服務區(qū) 華社擔憂
中國僑網5月24日電 據(jù)美國《星島日報》報道,對于華人來說,心理疾病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且不說對抑郁癥等心理問題不了解,即使了解,也羞于尋求治療。在美國的華裔老年抑郁癥患者,自殺率高于其他族裔。然而紐約市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局最近的新提案中,華裔新移民集中的日落公園區(qū)卻沒有被列為重點服務區(qū)。
紐約市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局(DOHMH)近期宣布了一個新的關于心理健康的項目PEARLS,用于取代原有的長者心理健康行動(GHMI),新的提案中,日落公園未被列入重點服務區(qū)域。
在日落公園區(qū)為長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華策會布碌侖分會主任陳偉儀指出,此前每年將近800位住在布魯克林日落公園的弱勢亞裔長者們接受華策會的心理健康服務,然而由于在新的提案中,日落公園不再是重點服務區(qū)域,因此不僅此后該區(qū)的長者將更難獲得心理健康服務,此前的個案所需的經費也會被取消,“之前社工跟進的幾百個個案,如果七月經費被取消,這些老人家不知該怎么辦?!标悅x表示擔憂。
對此,市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局發(fā)言人Carolina Rodriguez作出響應,日落公園區(qū)的長者會通過PEARLS以及心理健康服務公司(Mental Health Service Corps)獲得心理健康服務。她指出,該局選擇PEARLS項目,是因為該項目被證明能夠減少長者抑郁的情況,其采用到家服務的形式,能為包括新移民在內的小區(qū)提供全面且針對不同文化的服務。
華策會對此卻有不同看法。陳偉儀認為,PEARLS這個提案的數(shù)據(jù)是基于華盛頓州以英語為主的居民組,對于紐約這個種族多元化的城市未必適用。特別在中國文化中,“心理健康”往往會被誤解為“精神病”,因此亞裔長者不愿意新招精神健康服務。此前華策會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是通過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或者在長者申請福利時,通過工作人員和長者建立起信任后,才慢慢開始和長者們討論心理健康問題。
然而新提案PEARL取消了教育和宣傳這兩項措施,取而代之的是以家訪為服務重點。陳偉儀說,“我們經常教導老人家不要開門給陌生人,又怎么能指望他們會開門給不認識的社工,并和他們探討心理問題呢。”
日落公園區(qū)的市議員萬齊家日前也致信給市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局,希望該局重新考慮PEARL這個新項目,認為這個項目不適用于紐約這個種族多元的城市,希望該局保留日落公園現(xiàn)有的長者心理健康服務。
如果按照市健康與心理衛(wèi)生局的新提案,日落公園現(xiàn)有的心理健康服務將會在今年7月被停止。(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