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人志愿者傳遞善良:助社區(qū)成長 促同胞融入


中國僑網(wǎng)6月27日電 據(jù)《歐洲時報》英國版報道,西敏市的萊斯特廣場和莎士比利大街一帶,是中國城的所在地。天南海北的華人操著不同的口音在這里工作、生活。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這里品嘗美食,體驗中國文化。但人們也許不知道,無論是大型活動期間還是日常生活中,在這喧囂繁華的店鋪之間,都有無數(shù)志愿者默默服務社區(qū)的身影。他們?yōu)槿A社的繁榮、華人的生活做出了積極貢獻。
華人志愿機構 改善社區(qū)生活
倫敦唐人街里斯特坊2號,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華人志愿者服務機構——華人社區(qū)服務中心。倫敦華社中心于1980年由劉錫棠建立,成為當時英國第一所華人社區(qū)中心。劉錫棠是尤斯頓中文學校的志愿教師,因為經(jīng)常有中國來的父母向他咨詢,并要求他協(xié)助翻譯學校、政府和醫(yī)院的來信,他便決心建立一所志愿機構來服務來英華人不斷增長的需求。
就這樣,倫敦第一家華人社區(qū)中心在過去的30多年里一直默默地為無數(shù)華人提供服務。在中心開辦的第一年,就接納了近1000人的求助,其中有從蘇格蘭地區(qū)遠道而來的求助者。至今,中心已經(jīng)為超過4萬人提供咨詢與援助,同時也是倫敦及以外眾多華人社區(qū)一種寶貴的資源和服務。
華人社區(qū)一直致力于保護和弘揚中華文化、藝術與身份,同時幫助華人更有效地融入英國主流社會。由于中心在華人社區(qū)當中做出的杰出貢獻,2008年威爾斯親王和康沃爾公爵夫人到訪中心,見證了華社中心的日常工作以及為社區(qū)做出的巨大貢獻。
如今,華社中心在改善英國華人生活素質,特別是幫助孤立無援的老人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很多華人長者在茶余飯后來到這里聊天敘舊,社區(qū)中心也提供了味美價廉的晚餐,讓大家在這里共同找到屬于華人的身份認同。同時,中心還提供社區(qū)發(fā)展計劃服務,包括不同程度的英文班、電腦班、文化藝術課程等,以及資訊咨詢服務和青少年俱樂部等。
另外一個倫敦唐人街的華人機構——華人資料及咨詢中心(CIAC)自1982年成立來為社會中弱勢和邊緣化的群體提供了寶貴的前線服務,特別對事關移民、福利和支持家庭暴力中的受害婦女和兒童給予了慷慨的免費法律咨詢。同時,CIAC還與英國內(nèi)政部簽證與移民局、大都會警察局等機構緊密合作,充當?shù)谌脚e報中心,為保護華人權益、幫助華人更好融入社會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CIAC主席楊慶權太平紳士介紹,該組織目前有50多名志愿者,他們大多無償?shù)貫镃IAC貢獻自己的才能、時間與熱情。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有需要的華人提供優(yōu)質的法律與咨詢服務,讓他們更好地適應、融入在英國的生活?!拔覀冞€組織發(fā)起了‘英國年度華人女性志愿者獎’這樣的活動,旨在向那些為社會做出杰出貢獻的華人志愿者表示致敬。今年已經(jīng)是第三年舉辦,過去的兩屆活動都得到了包括英女王和首相等主流社會人士的肯定與認可?!?/p>
在為華人提供咨詢服務方面,楊慶權太平紳士表示,CIAC很榮幸與大都會警察局中國和東南亞工作人員協(xié)會進行合作,每月為有需要的華人普及預防犯罪和移民方面的知識?!熬賯兌际窃谛菹⑷掌陂g為CIAC進行志愿服務,幫助普及法律知識。有些前來咨詢的華人沒有合法身份,警察在‘非執(zhí)勤日’也不會對他們進行檢控。這憑借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以及一顆幫助他人的熱誠之心”
對于所有真正需要幫助、且沒有能力支持服務費用的人,CIAC都會免費為他們提供法律服務。但是作為一個組織,CIAC正常的運營也需要經(jīng)費,所以在提供幫助的時候,楊慶權表示CIAC也會對求助對象的背景進行審核,希望他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為服務提供一些資金上的補償,而這種“補償”相比于商業(yè)化的法律咨詢服務是要低很多的?!拔覀兯薪邮盏降馁Y金、捐助都會在網(wǎng)上公開,確保善款公開、公平、公正地用于幫助更多的有需群體?!?/p>
楊慶權出生于馬來西亞,后到英國求學,畢業(yè)后在香港工作數(shù)年并于2001年回到倫敦, 在CIAC服務至今。2014年,楊慶權當選為伊靈北保守黨協(xié)會(ENCA)主席,成為英格蘭及英國其他地區(qū)第一位出任地區(qū)保守黨、擁有行政權力的最高職位華人。
杰出女性志愿者——引導賭徒回歸生活
2015年10月19日,華人資料及咨詢中心·莎士比利第二屆杰出女性志愿者年度獎在英國上議院頒發(fā),此獎旨在肯定為英國華人社區(qū)做出貢獻的女性志愿者。獲得優(yōu)勝獎的是一位來自愛丁堡的志愿者——鄧安馨。
鄧安馨早年從香港來到英國,從愛丁堡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畢業(yè)后,在當?shù)匾蛔A人教堂工作10年。2008年,她設立了拾愛賭博關注使團(Gambling Concern),服務至今。在此之前,他還為華人敬老協(xié)會(Chinese Elderly Support Association)、華人社區(qū)學校等團體服務,并和愛丁堡自閉癥協(xié)會緊密合作。
作為一名神職人員,鄧安馨表示是神的博愛讓她意識到志愿服務的意義——幫助有需要的人擺脫困境,這讓她感到無比欣慰。鄧安馨還向記者透露了一次非常令她難忘的經(jīng)歷。在一次例行聚會上,一位華裔男子慕名而來?!八?0多歲,看起來滿臉疲倦,精神萎靡?!苯?jīng)過了解之后才知道,他在賭場輸了錢,連房子都被抵押出去,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再信任他。他駕車行駛40多英里從周邊城鎮(zhèn)來到愛丁堡,希望鄧安馨能夠給予他幫助。
就這樣,鄧安馨和同事努力開導他,給予他各方面的支持。讓他暫時緩解了困擾,并在一年之后還清了所有的欠款。事后那個男子透露,如果他那天沒有路過這里尋求幫助,他一定會去自殺?!奥牭竭@句話的那一瞬間,我非常慶幸自己幫助一個陌生人挽回了生命。”鄧安馨如是說。
憑著簡單、執(zhí)著、鍥而不舍的精神,鄧安馨在服務社會的幾十年間救助了無數(shù)像這位男子一樣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看到了生活新的希望。2015年,鄧安馨多年的努力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被授予英國杰出女性志愿者年度優(yōu)勝獎。對此,她表示非常榮幸:“獲得這個獎項說明了社會對我所做事業(yè)的認可,也激勵我繼續(xù)用時間、精力、熱情、以及感恩的心去幫助更多的人。也希望此獎項的頒發(fā),能夠呼吁起社會上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志愿者事業(yè)當中,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群?!?/p>
華人女警 幫同胞融入社會
在倫敦西敏市的街頭,你可能會看到一位身穿警服的女性華人,她就是倫敦西敏市大都會警察局重案組刑偵中士Elsa Mak。倫敦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作為大都會警局五萬多警察中的一員,Elsa的工作是幫助應對這座城市每天所面臨的安全挑戰(zhàn)。
上世紀90年代,Elsa隨家人從香港移居英國。在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獲得經(jīng)濟學學位后,她加入大都會警察局,成為一名警員。Elsa坦言:“來到倫敦多年,這里已經(jīng)成為我的第二故鄉(xiāng)。當初決心要加入警察局,從很大程度上來講就是為了回報這個包容、多元、給予自己新生活的社會。”
抱著這種“回饋社會”的心愿,Elsa于2014年夏天加入了華人資料及資訊中心,成為一名志愿者。每個月她為華人社區(qū)普及預防犯罪的知識,并且?guī)椭欢⒄Z的華人了解英國警局的執(zhí)法方式,讓他們更好地用法律保護自己。同時,Elsa也是大都會警局華人與東南亞警員聯(lián)合會的主席,為大都會警局和亞裔社區(qū)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對于自己的志愿者經(jīng)歷,Elsa認為每次志愿活動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都會有不一樣的難忘之處。“當人們帶著不一樣的需求來尋求幫助的時候,你會盡自己做能、把所有的知識、能力、時間都投入到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當看到自己的努力讓別人走出困境, 為這個社會做出了一點貢獻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最令人難忘的,那種喜悅和滿足難以言表?!?/p>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和能力,有時也面臨著不同的需求和困難。如果每個人都能站出來,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能力去幫助別人擺脫困境,當我們遇到困難和需求的時候,也會得到同樣的幫助。每個人都為社會做出一點點貢獻,最終受益的也是我們自己。”Elsa這樣告訴記者。
傳遞善良 華人“可以”福利社會
2006年,律師李貞駒與一批志同道合者發(fā)起成立英國華人參政計劃。目的是提高華人公民意識,鼓勵華人積極參政,確保華人的聲音得到英國社會重視,讓政治成為華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讓華人區(qū)不再是一個沉默的小區(qū)。參政計劃得到英國上下院跨黨派議員的關注和支持。此外,由英國華裔終身貴族韋鳴恩勛爵創(chuàng)立的英國華裔“青年領袖計劃”項目今年已進入第四個年頭。此項目的初衷除了希望支持華裔青年人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實現(xiàn)自身價值,也希望他們在社會事業(yè)方面有所建樹。今年,“青年領袖計劃”的成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組織、籌備一個叫“可以”(KeYi)的志愿者服務平臺。
“可以”這個項目名稱的靈感來源于一個簡單英文單詞“Can”,旨在召集在英留學的華人,以及任何希望為英國慈善事業(yè)盡力的人士,一起努力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這是一個一起奉獻愛心的平臺,也是一次全新的公益體驗。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莫以善小而不為——這個項目就是想呼喚更多利用自己的閑暇時光,幫助更多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如今,無論你是企業(yè)家、農(nóng)民、還是學生,都能在社會事業(yè)方面有所作為。你可以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兒童,也可以幫助失獨的老人;從某種角度來說人人都是善良的傳遞者,都可以成為一個意義非凡的志愿者,每個人都具有“可以做的精神”和“可能的精神”這些共同的特征。
團隊的成員對記者表示:“在這個叫做‘可以’的平臺上,志愿者只要登錄就可以看到需要幫助的志愿服務信息,我們通過社交媒體、華人社團以及大學校園進行推廣,并在6月17日舉辦一場預熱活動,主要內(nèi)容是和大家一起修剪花園,除草填土,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在“可以獎勵”(KeYi Awards)參加活動的服務時間會被記錄下來,年底累計志愿者服務時間達到要求的將有機會獲得志愿者服務證書。這種獎勵機制是韋鳴恩勛爵和Eastern Blossoms network的合作主辦的一個獎項,目的是鼓勵年輕人參與更多的社區(qū)活動。(張涵 包晗 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