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海外同胞筑安全屏障 中國領事保護彰顯外交為民
“中國腳步”走到哪里,“中國保護”就跟到哪里
中國領事保護彰顯外交為民(砥礪奮進的5年)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上升,以及“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chǎn)能合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中國公民和企業(yè)走出國門,“中國腳步”遍及全球,“海外中國”加速成型。截至2016年,中國內(nèi)地居民出境人次已從2011年的7000萬增至1.37億人次,境外注冊中資企業(yè)從1.8萬增至超過3萬家,在海外工作、生活、學習的中國公民也有數(shù)百萬人,廣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每一個海外中國公民都是中國海外利益的承載者和拓展者,他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已經(jīng)成為當代中國海外利益的重要內(nèi)容和具體體現(xiàn)。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安全與合法權益工作。在近幾年發(fā)生的馬里恐怖襲擊、“伊斯蘭國”劫持殺害我人員和馬來西亞沙巴州快艇沉沒等一系列事件中,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均第一時間做出批示,就涉我公民的處置工作做出具體部署。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關懷,賦予了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一份重于泰山的歷史責任,激發(fā)了他們“外交為民”的家國情懷,也為領保工作開拓進取、砥礪奮進指明方向。
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qū)各部門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始終堅持預防和處置并重的原則,強化防范預警,著力加強機制建設、能力建設和外宣工作,不斷完善應急機制,妥善處理了一系列重特大涉外突發(fā)事件,有效維護了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與合法權益,為新形勢下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寫下了精彩一筆。
在你身后,有個強大的祖國
“在你身后,有個強大的祖國!”影片《戰(zhàn)狼2》中的這句話,激起了億萬同胞的愛國燃點。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中國外交人員用他們一次次的艱辛努力,為海外中國公民保駕護航,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對公民的承諾,也更加直觀、深切地感受到來自祖國母親堅強而又溫暖的呵護。
2015年3月,沙特等國對也門胡塞組織突然發(fā)起“決戰(zhàn)風暴”軍事行動,也門安全形勢驟然惡化,中國在也600余名同胞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在也同胞安危,要求采取措施確保我在也公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中央果斷命令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即刻前往撤僑。外交部立即協(xié)調國內(nèi)各有關部門及軍方,指導駐也門等國使領館,根據(jù)預案有序撤離我在也公民。2015年3月29日,第一批122名飽受戰(zhàn)火困苦的同胞平安抵達亞丁港,見到了接他們回家的中國軍艦。
“我們真的是能回家,確實是有希望的。”成為了獲救中國公民中流淌在心底的一句話?!肮伯a(chǎn)黨萬歲!祖國萬歲!”也成為了亞丁港港口上最響亮的口號。在短短9天內(nèi),先后安排613名中國公民及駐也使領館16名外交人員乘軍艦全部安全撤離也門。
包括被搬上電影屏幕的也門撤僑在內(nèi),近5年來中國政府還在中非、利比亞等地,先后實施了9次緊急撤離中國公民行動,將總計1.3萬多名中國公民安全撤離危險地區(qū)。
除此之外,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還妥善處理了涉我境外公民遭綁架或襲擊的重大案件100多起,受理各類領保救助案件近30萬起,涉及中國公民近百萬人。
只要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難和危險,外交人員就會第一時間盡一切可能為他們提供幫助,讓海外中國公民感受到祖國的關懷與溫暖。再危險的地方,也能看到中國外交人員的身影,和那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人民利益大于天,同胞走到哪里,我們領事保護就應該跟隨到哪里。”領事保護部門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讓每一位海外同胞感受到,祖國永遠在你身邊。中國公民無論身在何處,只要背靠祖國,就會心中有底。這是一個踐行“外交為民”的大國帶給自己公民的自豪與自信。
為海外同胞筑起安全屏障
“預防是最好的保護”。近年來,外交部著眼于降低海外涉我安全事件發(fā)案率,堅持關口前移,積極開展預防性領事保護工作。通過不斷探索預防工作渠道,防范在先、未雨綢繆的安全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政府及時預警、企業(yè)積極響應、公民主動防范的良好局面已初步成型。
為了海外同胞的安全,外交部不斷創(chuàng)新手段,深入開展“促地方、進企業(yè)、入校園”的活動,指導、推動地方政府開展各種各樣的預防性領事保護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各企業(yè)、各機構和留學人員、務工人員、游客等群體的海外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處置能力。
為了海外同胞的安全,外交部指導駐外使領館建立了一年兩次的安全巡查制度,對領區(qū)中資企業(yè)和人員情況以及安全風險狀況進行定期摸底排查,做到心里有數(shù),加強安全風險排查和隱患排查治理。
為了海外同胞的安全,外交部還編寫印制《中國領事保護和協(xié)助指南》?!吨改稀穼χ袊癯鰢昂蟾黝愖⒁馐马?、領事官員職責權限以及尋求領事保護的常見問題等做了詳細闡述,并配以生動插圖。
為了海外同胞的安全,外交部努力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新媒體提升預防性領保工作水平。開通了領事司官方微信平臺“領事直通車”和公眾網(wǎng)站“中國領事服務網(wǎng)”,在整合外交部、駐外使領館和地方外辦各類領事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實時發(fā)布最新的領事僑務類新聞、最權威的海外安全提醒和最全面的領事服務類信息,為出國公民提供全面、準確、及時的“一站式”領事服務資訊。特別是安全提醒方面,進一步規(guī)范了海外安全風險提醒發(fā)布機制,明確了“注意安全、謹慎前往、暫勿前往”三級提醒的發(fā)布辦法。
如今,每個中國公民出國后進入其他國家的第一時間,都會收到一條來自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的提醒短信,提醒相關注意事項以及中國駐當?shù)厥诡I館電話。一條條及時、有針對性的安全提醒,一個個實用、有溫度的旅行建議,幫助即將走出國門和已經(jīng)身在海外的中國同胞筑起了思想上的安全屏障。
可以說,隨著預防性領保工作的廣泛持續(xù)開展,“海外有風險、關鍵靠預防”的觀念已經(jīng)逐步深入人心。
重大案件處置機制不斷完善
5年來,外交部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有關加快完善海外權益保護機制和能力建設的要求,著力加強中央、地方、駐外使領館、企業(yè)和公民“五位一體”領事保護體系,將領事保護機制外延至中央、國務院各個部門和軍方,并下沉到全國各個地方政府,不斷做大做強,舉全國之力,為海外中國公民構織起一道全方位覆蓋的安全保護網(wǎng)。
外交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了相關領事保護工作機制,通過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協(xié)調合力,共同妥善處置相關案件,提升工作效能。在此過程中,外交部、各部門、各地方以及駐外使領館相互聯(lián)動,共同處置各類重大突發(fā)事件的經(jīng)驗進一步豐富,“前方及時研判并提出建議、外交部牽頭分析決策、各地方和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的重大突發(fā)案件處置機制不斷得到完善。
與此同時,各駐外使領館也按照國內(nèi)部署,結合當?shù)貙嶋H,建立了館內(nèi)外領保案件應急聯(lián)動機制,館內(nèi)各部門、駐在國相關機構和僑民僑社地、中資企業(yè)等密切聯(lián)系,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目前,越來越多的駐外使領館通過設立領保聯(lián)絡員、聘用領保雇員和建立安全聯(lián)防機制等方式,充分挖掘駐在國當?shù)刭Y源,既豐富了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工作手段,提升工作效能,也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領事官員人手少、案件多的壓力。
為了更好提升領事保護工作效率和質量,2014年9月,外交部開通了“12308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熱線”(以下簡稱“12308”熱線),24小時提供熱線幫助與咨詢。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困難,只要一個電話就能得到祖國的支援。
2017年3月,“12308”微信版和小程序正式上線,中國公民除了撥打“12308”熱線外,還可以通過微信和小程序發(fā)送語音、文字、圖片等信息,如果在國外受困又不知自己身處何方時,只要一個定位并且發(fā)送圖片就可以實現(xiàn)實時求助。
目前,“12308”熱線已經(jīng)成為外交部為民服務的重要品牌。開通3年多以來,已接到來電27萬多個,向172個駐外使領館發(fā)送報案類工單3萬多份。許多在海外遭遇困境的中國同胞,通過“12308”熱線獲得了及時的救助與服務,紓解了困境,脫離了危險,甚至挽救了一個家庭的幸福。他們感慨萬分:有了“12308”熱線,無論我們走到天涯海角,都會與祖國一線相牽。
2016年7月,在土耳其政變中遭遇困境的大批中國公民獲得“12308”熱線的幫助。事后,不少人再次致電外交部有關部門表達感謝。他們說,“12308”就是救命熱線,就是老百姓和政府心連心的親情熱線。
撥打“12308“熱線成功找到在日本失聯(lián)的兒子后,馬老先生老淚縱橫地說:“你們這個電話,挽救了我們一個家庭。外交部真好,是海外華僑華人的依靠,是我們的守護神!”
通過“12308”熱線成功解救在坦桑尼亞遭遇綁架的母親后,孟女士專門致信外交部:“我母親的成功獲救,充分展示了中國國家實力增強和負責任政府的形象,無論我們走到哪里,處于何種危難境地,都能第一時間得到救助,祖國永遠是我們最信賴的親人!”
領保走入尋常百姓家
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工作涉及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公眾對之有需求、有期待、有疑問,有時也會有誤解。為了讓公眾更加準確地認識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工作,引導培育成熟的國民心態(tài),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始終堅持日常領保和宣傳引導工作兩手抓,同步推進,打造機制化、常態(tài)化、多維化的公共外交體系。
為了滿足媒體和公眾對重大涉外安全事件的信息需求,外交部建立了與各大主流媒體的公共外交聯(lián)動機制,對涉我重大突發(fā)安全事件和重要預防性宣傳活動,及時發(fā)布權威信息,為社會注入正能量。僅2016年,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就推送相關文章、素材及接受采訪等近百次。
為了幫助公眾更加全面了解中國政府所做工作,外交部近年來相繼出版或推動出版了《國家》《外交官在行動》《祖國在你身后》3本書,講述領保故事、反映領保官員心聲,獲得較好的社會效果。外交部還和新聞媒體交流互動,央視、新華社通過駐外記者對使領館領保工作進行紀實報道,2016年發(fā)表文章、視頻200多篇(個)。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領事服務”欄目,發(fā)表外交部提供的有關領事服務與領事保護文章。可以說,國內(nèi)外聯(lián)動、多點開花的領保宣傳新局面已初步形成,在向世人充分展示中國政府“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的同時,也有力提升了海外中國同胞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為了加強依法行政,外交部加緊推進領保立法工作,力爭通過法律形式,對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基本原則、法律性質等重要事項進行必要規(guī)范。相信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將進一步豐富中國涉外法律體系建設,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
涉外民生工程任重道遠
“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不變的宗旨。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自關懷下,中國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已經(jīng)成為“海外民生工程”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也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xiàn)。
展望未來,這項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一方面,國際形勢發(fā)展中的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更加突出,海外安全環(huán)境更加錯綜復雜,同時,中國公民和企業(yè)加快“走出去”的大勢不可逆轉,涉我風險系數(shù)長期走高。在國家對外開放和海外利益拓展不斷推進的同時,中國公民和企業(yè)的海外適應能力卻始終相對滯后,這已經(jīng)成為當前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工作所面臨的長期結構性矛盾。能否妥善處理好這個矛盾,不僅關系到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yè)的安全與合法權益,關系到中國海外利益拓展的具體成果,也關系到中國對外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整體進程。
未來幾年,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在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繼續(xù)為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yè)保駕護航的同時,當以引導、扶持中國公民和企業(yè)提升海外適應能力為重點,大力開展各項預防性工作,幫助他們有效化解、應對各類安全風險,增強自我防范、自我保護的能力,讓“中國腳步”邁得更順、更穩(wěn)、更遠,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