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燊:香港僑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發(fā)揮橋梁作用

沈家燊:香港僑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
中新社香港11月1日電 (記者 邢一)“香港僑界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應發(fā)揮獨特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投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新目標的奮斗過程中,為國家和香港作出更大貢獻?!?/p>
香港僑界社團聯(lián)會常務副會長、“一帶一路”商務促進委員會主席沈家燊3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沈家燊表示,“一帶一路”是國家倡議,從過去強調“沿線國家”到如今強調“參與國”,合作對象的范圍在逐步擴大,是“重在參與,不拘形式”。全球的華僑華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都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地參與其中,不分大小、不分多少、不分輕重。
“對香港僑界來說,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的獨特資源,與各地政府、海外僑團的資源對接,形成一個供各方長袖善舞、作出成就的平臺?!彼忉?,在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過程中,很多民企乃至國企都會遇到缺乏駐在國在地資源或語言不通等難題,而香港僑界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資源,可以提供良好的平臺。
沈家燊同時認為,在投資與貿易互相促進的過程中,“一帶一路”不僅將會給全球化提供動力,也會給香港的物流、進出口、基建等行業(yè)帶來新的商機。
在日前結束的中共十九大上,“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被寫入黨章,充分體現(xiàn)了中央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和信心。
沈家燊表示,“一帶一路”不單是經貿,也一定要把文化藝術和人文交流相結合。香港有著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環(huán)境,應當進一步研究怎樣把中華五千年的優(yōu)秀歷史文化、戲曲、烹飪、中醫(yī)、電視節(jié)目等帶到“一帶一路”參與國。
1949年出生的沈家燊說,自己與新中國同齡,這一代的僑領與改革開放同呼吸、與共和國共命運,是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見證者和受益者。
他表示,香港僑界是愛國、愛港、愛鄉(xiāng)的中堅力量,而青年人是僑界的未來,希望各方對僑界年輕一代給予更多培養(yǎng)、支持和鼓勵,讓他們能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fā)揮榜樣作用,進一步帶動全港青年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