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江歌被害案”何以成為“江歌劉鑫案”?
價值觀:“江歌被害案”何以成為“江歌劉鑫案”?
央廣網(wǎng)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東京,青島女留學生江歌和室友劉鑫結(jié)伴回家。在租住的公寓門前,劉鑫先一步進門,江歌則被劉鑫的前男友陳世峰殺害。
席卷網(wǎng)絡(luò)的輿論漩渦中,面對兇殘的前男友和無辜的室友,劉鑫選擇躲在門內(nèi)的舉動獲得許多人的理解。但此后,劉鑫表現(xiàn)出的冷漠和利己,刺痛了幾乎所有人。江歌媽媽在微博上提及劉鑫姓名,便接到劉鑫的微信:“再出這種新聞,我就停止協(xié)助警察?!眲Ⅵ螊寢屔踔翆鑻寢屌?,“你閨女叫人家殺了,你去找殺人犯,別找著俺!是她命短!”江歌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劉鑫,劉鑫卻在茍活的300天里徹底失聯(lián)。
殺人是一種惡,人性淪喪、踐踏他人的善是另一種惡。庭審臨近,相比刑罰,劉鑫的一系列作為引發(fā)更多的道德拷問?!敖璞缓Π浮焙我猿蔀椤敖鑴Ⅵ伟浮??
少爺阿米爾和仆人哈桑,兩個親密無間的阿富汗男孩。在一場追風箏大賽中,為了幫助阿米爾取得夢寐以求的勝利,哈桑以身捍衛(wèi)小主人的藍風箏,因此遭到強暴。旁觀而怯懦退縮的阿米爾沒有內(nèi)疚、沒有自責,而是一心想讓哈桑在眼前消失,于是在13歲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說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禮物。哈桑洞悉一切,承認了偷竊。
2003年的美國暢銷書《追風箏的人》寫出人性荒誕,卻寫進了現(xiàn)實。
江歌是為什么被殺害的?劉鑫的媽媽回答:她命短!她不是為了俺閨女!
在家門口幫室友劉鑫擋住其前男友陳世峰后,門內(nèi)的劉鑫獲得安全,江歌則被陳世峰殘忍殺害,江歌媽媽哭訴,“10刀,痛死媽媽了”。
這場災(zāi)難與劉鑫有沒有關(guān)系?江歌遇害后近300天,江歌媽媽終于見到對她不聞不問、惡言相向的劉鑫。
300天,屢屢被要求見面,屢屢拒絕,劉鑫的顧慮是什么?
“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而紫菱呢!她失去的是愛情!”瓊瑤小說中三觀歪斜的臺詞,在劉鑫一家的邏輯中真實存在著。
洶涌的民意在此噴發(fā)——當殺人犯就在門外,即使被砍殺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劉鑫在一瞬間的軟弱、逃避、不開門,尚可理解。當好朋友江歌為劉鑫而死,劉鑫是如何在這一年里泰然自若地買包、燙發(fā)、發(fā)賣萌的朋友圈,同時屏蔽所有來自江歌媽媽的尋找、甚至威脅不再協(xié)助調(diào)查的?
殘暴的殺人案,本身算不上特殊。一年后的今天庭審在即,為尋求對兇手更重的量刑,江歌媽媽正多方征集簽名,希望影響日方。但日本觀察員黃學清說,相比國內(nèi)對劉鑫的風暴式拷問,日本輿論對案件的關(guān)注并不多。
江歌媽媽的努力能對判決產(chǎn)生影響嗎?日本very best律師事務(wù)所律師高橋敬太郎在中國律師額爾敦和馬欣的協(xié)助下接受了采訪。
“江歌被害案”,何以成為“江歌劉鑫案”?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肖鋒認為,在劉鑫一家的價值觀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和訴求,而對幫助者的生命,毫無敬畏,也不感恩。劉鑫之所以收到在某種程度上比殺人犯更嚴厲的鞭笞,是因為殺人的事實清楚、處罰有據(jù),劉鑫則破壞了我們脆弱的安全感和艱難達成共識的價值觀,并且法律無可奈何。
《追風箏的人》中,目睹朋友被強暴的少爺阿米爾說,“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袖手旁觀。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后一次。”
道德的審判,唯有來自法律或自己。有的審判也許永遠不會到來。譴責劉鑫之惡,當止于言語。除此之外,更大更深遠的善,也許能略微填補江歌媽媽內(nèi)心無邊的黑洞。這一刻,我們都是江歌媽媽的孩子。
肖鋒說到另外一件事。江歌遇害后,江歌的媽媽匆匆趕往日本。她舉目無親、不通日語,只能通過微信請求在日同胞的幫助。當她忐忑不安走出東京機場時,看到許多人手里舉著一張紙,寫著“接江歌的媽媽”。她說,看到這個情景后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