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jié),一些華人家庭被國內來的親友折騰慘了
中國僑網2月23日電 題:這樣的親戚不認也罷!這個春節(jié),一些華人家庭被國內來的親友折騰慘了……
這兩天,朋友圈內不時有人哀嚎著:心好痛,春節(jié)小長假就這么結束了?又要返程開工,為新的一年搬磚了……
可是對于一些華人家庭來說,他們不僅不哀傷,反而要為此歡呼雀躍:可算熬到頭了,這個春節(jié),趕快過去吧!
為啥?因為終于把從國內來的各撥親戚朋友接待完、恭送走了啊!
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游聯(lián)合發(fā)布《2018春節(jié)出境旅游趨勢預測報告》稱,今年春節(jié)預計出境游人次達到650萬,規(guī)模為歷史之最。
可憐了華僑華人在海外沒有春節(jié)假期,卻要在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應和”國內的放假安排,為國內親戚朋友提供各種“舉手之勞”……細查起來,真的是非常辛苦了!
半夜接機?常事
“小波呀,我和你叔人生地不熟,地鐵大巴圖看不懂,打的士又不會說,落地時你剛好不上班,過去接我們一下好吧?”
“趙姨您幾點到?”
“凌晨兩點。”
“為啥買這么晚的航班?。俊?/p>
“因為這時段的便宜呀!”
“....。?!?/p>
于是摸著黑驅車到機場來接??砂凑占s定的時間等來等去,卻怎么也等不到。要知道,出關不順利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尤其對于第一次出國,沒什么出境經驗的人來說。
這時候打電話過去,可能也根本打不通,飛機剛落地,一切既緊張又新奇,還有幾個記得開機或取消靜音模式?
就這樣,許多僑胞朋友吊著黑眼圈,在機場至少苦等兩三個小時,才能接到人。
鳩占鵲巢?忍著
國內來親友,但凡問了“方不方便去你家借宿”的,大抵都會給出以下這么幾個理由:
第一,酒店不安全;
第二,酒店貴;
第三,小孩子住酒店不衛(wèi)生;
第四,酒店找你不方便。
于是,在猶豫不知如何開口之時,這安排仿佛就已經定了下來。畢竟,“都那么長時間沒見你了,過去見見你,咱們多聊聊天”也好?。?/p>
但真住進來就會發(fā)現(xiàn),要做的絕對不止聊聊天這么簡單。
日籍華人孫女士家不大,剛剛容得下一家三口人。
今年過年,許久沒聯(lián)絡的表妹攜父母、老公和4歲的兒子來到大阪?!敖衲甑瞄e,表姐你又在這兒,必須趁這個機會好好玩玩!”
可是,住進來的第一天,榻榻米就因為孩子打翻果汁被弄臟了大半,看著黏糊糊的一片,孫女士再愛干凈,也不能沖小孩子說什么。
午后,老人因為旅途奔波血壓上升,孫女士只好特地驅車出門買藥,輾轉幾家才買到成分與老人平日常用藥相對的。
家里人頭一下從3口變成8口,買菜做菜變成大工程不說,還要買更多碗碟。
等夜深人靜,表妹拉著她探討,才發(fā)現(xiàn)原本的旅行計劃根本不合理,她得幫忙推倒重新編排……
接下來的幾天,孫女士出門幫忙拎包,路上負責開車,到景區(qū)全程講解,回了家,客人可以休息,她得繼續(xù)做家務。這趟春節(jié)旅行,表妹全家都玩兒得很高興,而孫女士的內心卻“累到不會再愛”。
電話拜年?變味
華二代思思生活在倫敦,每逢過年,給國內長輩們打個電話拜年,是家里依然保留的傳統(tǒng)??山衲臧萘艘话耄妓季筒幌肜^續(xù)下去了。
“思思呀,聽我同事說,國外有個美容儀用著特別好,你給老姨找找,便宜的話給老姨郵回來一臺唄?”
“老姨,具體是什么牌子?什么型號?價格多少算便宜?”
“那是外國名,我也不知道叫啥呀,型號啥的我也不懂,你幫老姨找找,再各處比比價,弄明白了告訴老姨。”
“……”
讓思思崩潰的事不止于此,幾通電話下來:二叔外甥女讓幫忙買面膜;小姑懷了孕生產在即,問思思清不清楚現(xiàn)在在買海外奶粉還難不難;表舅的孩子快要高考,表舅在電話里,一直向思思打聽倫敦高校招生情況,還念叨著,要不年后讓孩子先去思思家體住上一陣,體驗一下……
話沒說兩句,事攬一大堆。
思思說,身為小輩,長輩的問話不好意思不答,長輩的請求也不好意思不應,只是原本誠心實意的“拜年”,在她心里已然變了味?!拔乙呀浉改噶倪^這件事了,這些情況也都告訴給了他們聽”,思思說,“我父母都贊成我,明年不打電話,發(fā)條微信祝福下就算了”。
不想輸面子?認栽
南非華僑羅先生常年忙于生意。奔波在各個國家之間,家里人都知道他是個大忙人,逢年過節(jié),遠在老家的親戚聚在一起談起他,都贊他是位“成功人士”。只是這個頭銜,他想摘還來不及。
羅先生終年在外勤勤懇懇,掙的每一分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在家里親戚眼中,卻好似大風刮來的一般。“小羅,你在外面掙錢掙到手軟,家都不回,不該給大家發(fā)點紅包嗎?姐夫可準備好搶了!”
“羅兒,今年過年就你沒回來,家里聚會人都齊了你不在,不該你請客嗎?”
每當看見這些話,羅先生內心都有想退群的沖動。只是一家老小都看著,礙于面子,沒辦法不照起哄的話來做。于是,紅包越發(fā)越多,數(shù)額越發(fā)越大。
看著親戚們以極快的手速分分鐘瓜分完自己的紅包,羅先生心想,這年,真的,還不如不過。
對此,小僑覺得一位僑胞朋友曾經說過的話特別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出門在外,你有求于我,我應了是情分;不應是本分。
對于不明所以、“稀里糊涂”為您帶來困擾的親友,不妨嘗試“打開天窗說亮話”,將自己的不便之處如實告知,雙方多份理解。
對于有意為之、認為你做再多事都是“本分”的人,大可關門拒客,這樣的親戚不認也罷!
(來源:中國僑網官方微信,編輯:周欣嬡 ID:qiaowangzhongg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