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華僑華人

遠涉重洋缺乏陪伴 中國赴美國小留學生心理健康堪憂

2018年06月28日 16:47   來源:中國僑網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圖片來源:美國《僑報》)
(圖片來源:美國《僑報》)

  中國僑網6月28日電 美國《僑報》刊文,華人父母送孩子出國求學,做小留學生,聽上去是挺驕傲的選擇。然而,讓思想不成熟的孩子們缺乏父母陪伴,獨自遠涉重洋,果然好嗎?據了解,其實不少家長都后悔了。

  小留與ABC玩不到一起

  沒有父母陪伴的小留學生,能和本地的孩子們玩到一起嗎?這個問題只有孩子們最清楚。其實,他們玩不到一起,哪怕都是會說中文的孩子。

  Sara和Rain是兩所不同高中的學生,已經快畢業(yè)。一位隨家人移民美國5年多,一位是美國出生的ABC,他們和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同學們玩到一起嗎?

  “從不和他們一起玩,”Sara說,“他們聚在一起不怎么學習,就是特別會玩,好像除了玩啥也不做,而且他們都說中文,好像是在美國繼續(xù)過中國生活,感覺他們‘自成一派’,我不想加入他們。我才來美國不久,也想盡快學好語言,盡快熟悉這里的文化?!?/p>

  當Rain被問及是否和中國小留學生們玩時,直搖頭,“不不,他們自己玩得很好,有不少人在一起的。我和弟弟從來不和他們玩,玩不到一起。我和弟弟都會說些中文,但是他們完全不說英文,完全不聊這里的事兒,而他們熟悉的話題,我們又完全不了解。最主要是,他們不怎么學習?!?/p>

  當幾位墨西哥裔、白人同學被問及類似問題時,他們更加不以為然,一位叫雅思敏的高中生說,“不玩。之前我們同年級的有幾個中國學生,不知道他們是留學生還是移民。他們天天在一起,說中文,我們最早也曾經和他們聊天,但他們好像不愿意和我們聊天似的,慢慢地大家都不和他們玩了。后來年級里來了一個中國學生,她說是移民。她就特別好,和其他中國同學不一樣,很Open,和我們學英語、西班牙語,還教我們說中文。我們有困惑的關于中國的問題,都去問她。我后來還在臉書里發(fā)了合照,說她是我最最愛的亞洲人,她可高興了?!?/p>

  小留心智不成熟 無法自理

  除了孩子,家長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兒子讀高中,之前寄宿在一個白人家庭,后來發(fā)現他和我的感情越來越疏遠,我都不了解他了,就自己過來看著他。慢慢發(fā)現他整天和一些寄宿中國留學生們一起玩,就是玩,從來不見他們學習。我現在知道了,很反對把孩子獨自留在這里,沒人管的小孩子真不行,他們根本心智不成熟,怎么可能管理好自己?!币晃魂愋占议L說,“后來我沒辦法了,直接給孩子轉學,讓他遠離之前的朋友?!?/p>

  另一位楊姓媽媽則感慨,說幸虧當初沒讓孩子一個人來留學,“女兒初來時讀高一,兩年后才告訴我,她剛到美國的時候有多寂寞、難受,沒有朋友,沒有交流,孤獨地要得自閉癥了?,F在她很感激地對我說,‘媽媽,幸虧當初有你陪伴,有人和我聊天,做我的好朋友,不然真不知道自己一個人能不能熬過那段日子’。”

  讓孩子做小留學生 許多家長后悔了

  “去年暑假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國旅游,順道接上在國外讀書的女兒,本來以為是非常開心的一次旅行,沒想到我和朋友們不久即發(fā)現女兒得了厭食癥?!痹谥袊箨懛蚱迌扇松舛甲龅煤艹晒Φ牟芘拷榻B說,他們家有3個孩子,因為當時中國依然執(zhí)行計劃生育,所以第二個孩子生在了國外,于是從孩子6歲起,夫妻兩人就讓二女兒出國,寄宿在一個關系很密切的白人朋友家中,做小留學生了。

  本來以為從小生活在國外,語言、文化關容易過,容易適應環(huán)境,然而,事情并非只向好的一面發(fā)展,夫妻兩人忽略了缺乏父母陪伴的未成年小孩子,無法自我調整內心的孤獨。

  “旅行中,我們其實早發(fā)現問題了,女兒很會給大家做飯,但是她從來不和我們一起吃東西,當時只是覺得奇怪,想著或者在節(jié)食?有一天晚上,我們幾個大人和她一起,圍坐著聊天,順手放了幾大包家庭裝的薯片類零食在旁邊,不經意間發(fā)現女兒在一邊不停不停地吃,有一大包幾乎吃完,我們正驚奇,她突然開始吐,連去洗手間都來不及,直接吐在桌子上,我們當時嚇壞了,而孩子也特別羞愧,獨自躲進房間。因為長年不在一起,我自己都覺得和她溝通有些障礙,就請朋友試著從側面了解情況?!?/p>

  曹女士說,朋友花了很長時間和女兒溝通后,告訴她,孩子從心里恨媽媽爸爸,覺得他們偏愛姐姐,把姐姐留在身邊,還時不時發(fā)他們一家三口的照片,雖然知道爸爸媽媽是想讓她看到家人開心,卻不知道這些深深刺痛了她。她知道自己可能得病了,每次只要吃東西就不停,直吃到吐為止,卻不敢告訴任何人,覺得羞愧,卻又不知道如何醫(yī)治。曹女士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悔萬分,馬上把孩子接回了中國,再有第三個孩子的時候,再也沒想著送孩子早早出國。

  曹女士遭遇的問題并非特例,當她知道女兒的情況后,開始關注朋友圈中送孩子做小留學生的父母,沒想到都發(fā)現或大或小的問題苗頭,有的不好好學習、甚至輟學,有的結交不好的朋友,而且差不多一致的問題是,都和父母很疏離,父母已經很難和他們交心地溝通,不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什么。(章寧)

【責任編輯:陸春艷】
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