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少妇做受,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美女国产毛片a区内射,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首頁華僑華人

重審歷史 美國加大建筑擬因排華“污點”改名

2018年11月19日 13:27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字號:

  中國僑網(wǎng)11月19日電 據(jù)美國中文網(wǎng)報道,日前,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院長宣布,因涉及19世紀排華言論,他決定建議學院將“波爾特(Boalt)”這個名字從學院的建筑及所有組織或活動中去除。接下來,學院會向校方提交一個正式的申請,建議將學院主樓“波爾特大樓”更名,最終將由伯克利大學校長定奪,預計這個決定會在2019年夏天做出。

“波爾特樓”。(美國中文網(wǎng)/伯克利法學院官網(wǎng)圖片)
“波爾特樓”。(美國中文網(wǎng)/伯克利法學院官網(wǎng)圖片)

  非官方的“官方名稱”

  要了解這個消息的意義,就要知道“波爾特”這個名字對于伯克利大學法學院的重要性。波爾特并不是這所全美頂級法學院官方名稱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在提到它時都會用“波爾特法學院”或“波爾特大樓”來代指,因為這個名字幾乎從成立之初起就伴隨著法學院。

  伯克利法學院的前身是法學系,于1894年成立,1912年成為一個學院,設立在伯克利大學主校區(qū)內(nèi)1911年建成的“波爾特紀念大樓(Boalt Memorial Hall of Law)”里。1951年,學院搬到了現(xiàn)在所在的學校東南角新樓里,也把“波爾特大樓(Boalt Hall)”這個名字一并搬了過來,此前的波爾特大樓則改了其他名字。

  波爾特的名字自此就一直與伯克利法學院聯(lián)系在一起—除了波爾特大樓,學校里還有“波爾特校友會”“波爾特學生會”“波爾特環(huán)境法協(xié)會”等以此命名的組織,法學院的校友們也把自己稱為“波爾特人(Boalties)”。

  伯克利熟悉的人名卻是種族主義者

  “幾年前我在學校圖書館里,無意中讀到一本講反華人的小冊子,是一個叫約翰•波爾特的人寫的。我自己就在法學院工作,也在伯克利住了很久了,所以馬上想到:這該不會和法學院名字里的那個約翰·波爾特是同一個人吧?做了研究以后我很快就確信,他們確實是同一個人?!?/p>

約翰•波爾特。(美國中文網(wǎng)/伯克利法學院官網(wǎng)圖片)
約翰•波爾特。(美國中文網(wǎng)/伯克利法學院官網(wǎng)圖片)

  在伯克利法學院擔任講師、同時自己也是律師的Charles Reichmann,是這起更名事件中的關鍵人物,他首先發(fā)現(xiàn)了波爾特的這段歷史,提出更名,也是他去年公開發(fā)表的一篇觀點文章,讓這件事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Reichmann說,他當時發(fā)現(xiàn)的小冊子叫作“中國問題(The Chinese Question)”,寫于1877年,那時候波爾特年約40歲,大力提倡應該對中國赴美移民加以限制甚至徹底禁止,因為他們“從中國帶來各種病毒”,“和我們不一樣,華裔永遠都無法融入美國”等。

  波爾特的確是堅定的1882年《排華法案》支持者,事實上在大部分有關他的介紹中,這都是他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重大事跡,那本“中國問題”在當時也很有影響力。在19世紀全美反華情緒高漲的時候,波爾特是其中相當活躍的發(fā)聲者。他鼓吹兩個不能同化的種族向來無法共處,華人只能被白人奴役或消滅。波爾特對有色人種的歧視不僅限于華裔,對印第安人和非裔也有過不敬言論。

  波爾特的種族主義一直有證可考,但在Reichmann之前,從來沒有人注意過他就是在名校伯克利校園里耳熟能詳?shù)拿帧?/p>

  因歷史而改名的“標準”應該是什么?

  在任何反對種族主義的人看來,《排華法案》早已是公認的錯誤,而波爾特有過這樣的言論,自然不適合出現(xiàn)在一所學?!鞍牍俜健钡拿Q里。但事情沒有這樣簡單,在更名的呼吁提出后,這件事引起了不少爭議。

  美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許多長時間的歧視、排擠或壓迫,而隨著社會意識變遷,一些當年被奉為“英雄”的人物,如今就無法再被視為楷模。一年多前在全美興起的拆除南北戰(zhàn)爭中南方將領塑像等紀念物的浪潮,便是因為如此。

  多數(shù)在美少數(shù)族裔都經(jīng)歷過“苦難史”,留下的歷史痕跡也很多。光是伯克利所在的北加州,也還有兩所大學的名字有其“陰暗面”。19世紀中期,一位名叫塞拉努斯•黑斯廷(Serranus Hastings)的律師、農(nóng)場主大力推廣和資助獵殺印第安原住民的行動,他后來創(chuàng)辦了美西第一所法學院—黑斯廷法學院(UC 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而19世紀60年代,曾招募志愿者參與屠殺印第安人以掠奪他們土地的時任加州州長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是后來斯坦福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斯坦福也曾是排華法案支持者,在談到華裔移民時曾說“低等人類會影響到高等種族”,但后來他的鐵路公司招聘了大量華人勞工)。

  在伯克利法學院之前,已經(jīng)有好幾所大學因遭到類似抗議而做出改名決定,例如耶魯大學去年剛改了一所學院的名字,因為原名中的“卡爾霍恩(John C. Calhoun)”不僅曾是美國副總統(tǒng),也是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喬治城大學2015年改過兩棟以前校長命名的樓名,因為這兩位校長都曾販賣黑奴以抵償學校債務。但相比這些來說,伯克利法學院的事件顯然更為復雜,因為波爾特這個名字已經(jīng)深植其中,改名波及的范圍會很大。

  據(jù)悉,伯克利法學院院長Erwin Chemerinsky對改名幾次動搖,改了好幾次決定,在13日的聲明中,他也承認“這個問題讓我覺得非常棘手”,但他同時解釋了為什么最終決定建議改名:“我堅信名字只是一個象征,不會影響學院的本質(zhì),無論是否用波爾特做名字,伯克利法學院都是一個很好的地方?!?/p>

“波爾特樓”。(美國中文網(wǎng)/伯克利法學院官網(wǎng)圖片)
“波爾特樓”。(美國中文網(wǎng)/伯克利法學院官網(wǎng)圖片)

  許多伯克利學生其實也對改名是否有必要心存疑慮。一些來自南美國家的學生說,“波爾特法學院”在當?shù)厥莻€頗有名氣的名字,改名恐怕會對那里不少有志“上名校”的學生產(chǎn)生困擾。

  對于這個問題,院長Chemerinsky、以及學院為決定是否改名而成立的委員會在長達9個多月的商議后認為,與其他一些歷史人物不同的是,波爾特除了支持排華法案以外,沒有其他重要的歷史功績來“抵消”其種族主義的一面,這也是委員會最后一致同意建議更名的主要原因。

  思考比結果更重要

  但Reichmann認為,伯克利法學院事件相對來說并不復雜,就像院方陳述的理由所說,波爾特既沒有除推動排華以外的公眾成就,也沒有在這所學校上學或教書,唯一的貢獻就是其遺孀捐的錢,這在當今這個時代是不應該再被紀念的事情。

  Reichmann并不贊同全盤抹去歷史,每個案例應該具體分析,綜合考慮當事人的整個職業(yè)生涯,平衡其功過。

  有不贊成改名的伯克利法學院學生認為,應該著眼在避免未來犯同樣的錯誤,而執(zhí)著于改變過去未免顯得過于敏感。的確,去年推倒哥倫布塑像、羅伯特•李將軍雕像等行為一度引發(fā)動亂。伯克利法學院改名雖是和平解決,但也會給一部分人帶來不便,而斯坦福、黑斯廷這樣的官方名字牽涉的問題就更復雜了,估計很難被改變。

  也許“推倒”、“改名”確非必須,但實際上,旁觀者很難體會那些致力反對者的心情。李將軍在維吉尼亞的雕像引發(fā)暴動時,一些非裔受訪者的眼淚令人動容,他們更了解祖先受過的奴役,也更知道自己和家人正遭受的歧視。而現(xiàn)在,華人對“波爾特”事件可能更能感同身受,排華法案給祖輩帶來的苦難和傷害,以及華裔族群當前所處的困境,讓大家更希望用各種方式,一點點提高自己的話語權和地位。

  不管雕像還是名字,都是美國歷史留下的帶有時代局限性的烙印,已不可逆轉。比起這個事實來說,其實更不幸的是,如今人們在意這一點,很大一個原因是,社會上仍然存在種族主義和歧視,即使只是象征性的歷史遺物,也似乎在映射現(xiàn)實。

  從某種角度來說,因為這類事件引發(fā)的討論和思考,比結果本身更為重要;而如何讓各族裔對現(xiàn)實有足夠的“安全感”,不再擔心那些歷史會對當下產(chǎn)生任何影響,這是美國面對的更重要的問題。(李越)

【責任編輯:王嘉怡】
中國僑網(wǎng)微信公眾號入口

>華僑華人頻道精選:

網(wǎng)站介紹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信箱 | 版權聲明 | 招聘啟事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和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04340號-12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126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8315039 舉報郵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僑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