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回國“留學生”留一張書桌
給回國“留學生”留一張書桌
劉冉冉
根據(jù)2020年英國文化協(xié)會對上萬名中國學生開展的一項調查,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超過了留學花費、申請難度和距離因素,成為留學申請者最擔心的事情。疫情沖擊下,安全、健康成為留學首要考量因素;后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從出國留學到回國“留學”,背后縱有疫情沖擊的因素,更不容忽視的是在國內接受教育和就業(yè)發(fā)展對國際人才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因此這將是一個涉及面廣的長期命題。
要答好這道題,首先要解開國內外高等教育銜接的結?;貒傲魧W生”不同于留學生回國,前者在求學階段就要從“國際賽道”轉回“國內賽道”,而且入學、轉學兩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平滑銜接。目前,教育行業(yè)已經(jīng)關注到這一需求并展開了嘗試。比如此前,全國政協(xié)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就曾建議,為留學生轉學回國提供入讀高職或插班入讀本科高校的機會;他還建議建立國外高校學業(yè)成績轉換機制,按照國際通用規(guī)則,把在國外已經(jīng)完成的學分部分認可,納入轉入學校的學分當中等。此外,有些中國境內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在加速吸納生源,推進教育改革。這些努力都是為了給回國“留學生”留一張書桌。
如前所述,疫情只是一個誘因,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國際人才會把留學的目的地選在中國。新發(fā)展格局下,建立一套更為多元透明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在合理和暢通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中求學,同時不斷優(yōu)化科研環(huán)境、完善高層次人才成才機制,把短期避害的心理轉化為長期向往的期待,才是破解上述難題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給渴望求學者回國“留學”的機會,并不等于為有心鉆營者留下“彎道超車”的空子。全社會齊心協(xié)力做好包括國內外高等教育銜接在內的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和最終落腳點在于“教育公平”。唯懷有這樣的施策目的,我們的教育才有可能讓每一個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都能守住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