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點心更是文化名片 和果子:跟著四季走

做了50年的和果子、培養(yǎng)了一眾弟子、致力于和果子普及的果匠京山店主佐佐木跟本報記者分享了作為和果子大師的心得。
所謂和果子,指的是日式糕點。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發(fā)展傳承,日本人早就已經(jīng)將和果子變成自己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日式糕點總會讓人聯(lián)想起日本四季變換、悅耳動聽的名稱和淡淡的香氣,凸顯日本文化中的纖細敏感。
佐佐木從15歲進入和果子行業(yè),20歲開始憑其卓越的技術(shù)在業(yè)界嶄露頭角,并在明治神宮的祭祀儀式上獻藝,成為和果子界的權(quán)威?;貞浧饎?cè)胄?,佐佐木拜師于高山良介門下,5年間他比所有人都要早到工作地點,努力研習制作和果子的精髓。之后來到東京繼續(xù)研修,在20多歲時便成為和果子名鋪的生產(chǎn)負責人,30歲時擁有了自己的店鋪——“果匠京山”。
悉心觀察日本的自然景觀,基于洞察力做出來的和果子才是好的。符合四季的“煉切”(和果子中的一種),根據(jù)月份每月需要準備6種,比如都是花卉圖案也會很無聊,需要平衡顏色和形狀,這主要依靠和果子師傅對于季節(jié)的感悟。
佐佐木展示了和果子的制作過程,其動作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只一眨眼的工夫,一個名為“大和撫子”的淡粉色點心就完成了。因仰慕他的絕活而拜在他門下的弟子目前約有40人。
雖是和果子界的大師,但佐佐木依舊低調(diào)。凝聚著佐佐木的匠心、代表傳統(tǒng)和果子手藝的“煉切”靜靜陳列在果匠京山的鋪子內(nèi)。如今的和果子不僅僅是甜甜的點心,更成為代表日本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折射出人們對自然的憧憬以及對生活的熱情。
(本報日本東京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