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出游 警惕電信詐騙三宗“最”
不一樣的套路,帶來的確是同一種傷痛。電信詐騙屢見不鮮,甚至愈演愈烈,既有著“謀財害命”的顯性危害,又造成破壞社會信任、擾亂社會秩序、增加社會運行成本的隱性危害。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發(fā)案59萬余起,長假前后更是電信詐騙的高發(fā)期。隨著國慶七天長假的臨近,國內(nèi)最大的網(wǎng)絡電話服務商觸寶電話發(fā)布了安全提示,提醒市民注意防范三大電信詐騙。
網(wǎng)購機票最頻發(fā)
“剛訂了航班,馬上就有電話說航班取消,要銀行賬號幫著退訂票錢?!薄熬W(wǎng)訂了機票,就不停接到各種推銷酒店的電話?!鳖愃七@樣,出行前先在網(wǎng)上買票已成為一種全新的游行方式,也成為電信詐騙緊盯的一塊肥肉,無孔不入地用各種方法讓游客上當受騙,怎樣才能避免旅途變囧途?
防詐騙電話工程師提示,類似“航班取消”的短信和電話,大多都是騙局,尤其是索要銀行卡號的。涉及付款時,詐騙分子往往會引導消費者通過輸入驗證碼、轉(zhuǎn)賬的方式實施詐騙,遇到轉(zhuǎn)賬要求時應馬上拒絕,切勿提供銀行賬戶、卡號等信息。
那么如何防范呢?“及時驗證信息真?zhèn)??!狈涝p騙電話工程師表示,此類案件有個共同點:乘客接到的改簽通知中提供的電話號碼不少是400開頭的,所以乘客收到此類信息后,應第一時間通過航空公司官方電話或購票網(wǎng)站確認,不要撥打短信中的號碼。
飛機延誤最難防
坐飛機出行已不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但大多市民對航班延誤的賠償事宜并不了解,容易偏聽偏信,一步步墜入騙子挖好的陷阱。據(jù)了解,類似的詐騙短信案層出不窮,國內(nèi)幾乎所有航空公司都有乘客中過招。
“市民們要特別注意,在訂購機票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以免個人信息泄漏,給騙子可乘之機。另外,無論接到電話還是短信,一定要多加核實,切勿偏聽偏信?!狈涝p騙電話工程師表示,只要是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比如機械故障、航空公司運力不足、空勤人員的原因等等,航空公司不能免責。通常情況下,航班延誤4小時以上,航空公司應該對乘客進行賠償?!案鶕?jù)航空公司規(guī)定,因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或取消時,辦理退改簽是免費的,不需手續(xù)費。如果短信或電話中要求收手續(xù)費,則極有可能是詐騙,應立即拒絕要求,停止溝通?!睂<冶硎?。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因惡劣天氣或航空管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是不需要進行賠償?shù)?,只要安排住宿、餐飲、交通即可?/p>
家屬出事最揪心
“是xx家屬嗎?你爸爸旅游時暈倒在街上,現(xiàn)在我送他到某醫(yī)院(外地),要付手術費,你趕緊往xx賬號打錢。”這是一類針對家屬的電信詐騙,詐騙人通常活躍在各大車站收集旅客手機信息,然后冒充醫(yī)務人員,打電話謊稱外出人員在異地患腦溢血等重病或遭遇車禍,哄騙其家屬將所謂“手術費”“醫(yī)療費”匯入指定賬號,少則幾千、多則十余萬元。
防詐騙電話工程師提醒:假期,在親人尤其是中老年出行前,留好親人同行人員的電話。讓親人在每天固定時間與家人聯(lián)系。出現(xiàn)老人意外受傷情況后,家屬盡快與受害者取得聯(lián)系,確認無誤后,再匯款。
電信詐騙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和隱蔽化,在“十一”長假來臨之際,廣大市民要擦亮自己的雙眼,明辨是非,冷靜處理,必要時可求助于公安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