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游兌換外幣:看似簡單 實際大有講究
出國旅游如何兌換外幣成為了困擾大家的問題。兌換外幣看似簡單,實際上也有一定技巧。本期,江門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lián)合會將向廣大市民普及外匯知識。
A 了解匯率的標價
外匯買賣不同于一般的商品買賣。一般商品的價格是用貨幣表示的,但不能反過來用商品表示貨幣的價格。外匯買賣是貨幣購買貨幣,因此,匯率就具有雙向表示的特點。在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之間,既可用本國貨幣表示外國貨幣的價格,也可以用外國貨幣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這取決于一國采用的不同標價方法。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外匯標價方法有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其中,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shù)國家都采取直接標價法。例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授權公布2016年11月13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938元。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國貨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國貨幣貶值,匯率上升。
B 出境帶外幣現(xiàn)鈔 原則上不得超1萬美元
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xiàn)鈔出境在等值5000美元(含)以下的,可直接攜帶出境;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萬美元(含)的,則需向外匯指定銀行申領《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若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xiàn)鈔出境,不超過其最近一次入境時申報外幣現(xiàn)鈔數(shù)額的,則不需申領《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
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萬美元的外幣現(xiàn)鈔出境,對屬于下列特殊情況之一的,出境人員可向外匯局申領《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人數(shù)較多的出境團組;出境時間較長或旅途較長的科學考察團組;政府領導人出訪;出境人員赴戰(zhàn)亂、外匯管制嚴格、金融條件差或金融動亂的國家;其他特殊情況。
C 兌換外幣“貨比三家”能省錢
市民如果要到銀行兌換外幣,最好提前2—3天預約,因為每天銀行的現(xiàn)鈔數(shù)量有限,尤其是小面額的現(xiàn)鈔更是緊俏,不一定能隨到隨換。市民可提早關注匯率,根據不同的外匯需求,在匯率比較合適的時候適當分批買入,避免出行前匆忙購匯。另外,由于外匯牌價是實時變動的,同一天內不同時刻和不同銀行間的換匯牌價都有一定的差別,因此市民在兌換外幣前可“貨比三家”,尋找最合適的外匯牌價再做結售匯交易,以節(jié)省成本。
此外,由于個人出境隨身攜帶的現(xiàn)金數(shù)量管制嚴格,且隨身攜帶大量外幣現(xiàn)鈔既麻煩又不安全。目前,大部分銀行都推出了針對境外消費的全幣種信用卡,如中信銀行在2014年底推出的“全幣通”信用卡,實行免年費政策,同時免境外取現(xiàn)手續(xù)費及外幣消費貨幣兌換費。市民只要在回國后根據信用卡消費金額購匯還款即可,而無需攜帶大量外幣現(xiàn)鈔。
D 可通過電子渠道辦理個人結售匯業(yè)務
市民不僅能夠通過傳統(tǒng)銀行柜臺渠道辦理個人結售匯業(yè)務,還可通過網上銀行、自助終端、電話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個人結售匯業(yè)務。
在個人使用電子渠道辦理結售匯業(yè)務方面,境內個人年度總額以內經常項目非經營性結售匯和境外個人年度總額以內經常項目非經營性結售匯可以通過電子銀行辦理。除上述情況以外的個人結售匯業(yè)務,則要通過銀行柜臺辦理。
個人辦理結售匯業(yè)務時,應首先持有效證件(包括境內個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但不含臨時證件)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或者外匯儲蓄賬戶,并在銀行開通個人電子銀行結售匯業(yè)務功能。
個人使用電子渠道辦理結售匯業(yè)務的注意事項包括:個人應嚴格按照商業(yè)銀行操作要求進行辦理,或在銀行職員引導下進行操作,切勿輕信他人,以免發(fā)生由于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的個人額度被占用或資金損失等安全性問題;個人應根據銀行提示以及結匯、購匯資金屬性的解釋,結合辦理實際勾選辦理個人結售匯的資金屬性。
首次辦理個人結售匯業(yè)務時,需前往銀行柜臺申請辦理,以后即可通過電子渠道辦理個人結售匯業(yè)務。
此外,江門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lián)合會提醒廣大市民,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金融機構、兌換特許機構及代兌機構以外,進行買賣外匯的行為屬非法買賣外匯行為。外匯管理機關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呂勝根 李雪峰 何利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