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橋”首次亮相立陶宛 選手扮熊貓?zhí)缎√O果》
日前,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孔子學院在首都維爾紐斯舉辦首屆“漢語橋”中文比賽,多名通過初試選拔的大學生同臺競技,為觀眾獻上了一臺視聽大餐。
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魏瑞興在致辭中表示,“漢語橋”多年來的比賽吸引了眾多來自各國的青年學生參加,說:“通過參賽,選手們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漢語水平,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語言和中國文化,而且還結(jié)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收獲了快樂?!?/p>
他說:“世界的文明是多樣的,世界各國應該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學習對方的語言,了解彼此的文化?!?/p>
此次比賽包括知識問答、演講和才藝表演等三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綜合得分確定最后的名次。雖然部分選手的中文發(fā)音仍需改進,但是他們的知識面、接地氣的《我的中國夢》演講和各具特色的才藝表演都讓觀眾大為贊嘆。
安德魯斯是立陶宛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大三的學生,此次比賽獲得冠軍,將代表立陶宛赴華參加“漢語橋”比賽。在比賽中,安德魯斯的配樂詩朗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充滿感情。讓身處異鄉(xiāng)的人感受到家鄉(xiāng)的氣息和溫暖,平凡世界里幸福的涵義,以及中國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記者看到有的工作人員也因之眼含熱淚。
麥希婷是安德魯斯的同學,在比賽中,她表演了一段舞蹈,配樂是風靡各地華人圈的《小蘋果》。穿著借來的熊貓服,麥希婷的舞蹈可愛而精彩,贏來滿堂喝彩。她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這首歌和舞蹈。她說,筷子兄弟的這首歌激發(fā)了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興趣。關(guān)于筷子兄弟的諸多作品,麥希婷告訴記者,最喜歡的是《父親》,因為那首歌關(guān)于父愛,而父親是人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沙明是維爾紐斯大學的學生。對他來說,中國和中國文化已經(jīng)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0歲時,他首次隨父母赴華旅游,從此與中國文化結(jié)緣,不斷學習漢語、書法和茶藝。他說,中國的茶藝和書法非常有魅力,都可以體現(xiàn)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今年夏天,沙明將到廈門大學開始一年的學習。對他來說,這將是一段更近距離學習中國文化、了解中國人的經(jīng)歷。在周六的比賽中,即將碩士畢業(yè)的法律心理學學生尤娜為觀眾帶來了自彈自唱的《我是一直小小鳥》。尤娜對記者說,這首歌對她具有不同的意義?!霸谖姨幘匙钇D難的時刻,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讓我感覺像家一樣的地方和給我翅膀以力量的人—中國和我在那里遇到的人們?!?/p>
去年,通過交換項目,尤娜得到了到中國上學的機會,并度過了“非常棒”的五個月。她說,那五個月的學習經(jīng)歷讓自己改變了很多?!拔胰ミ^很多地方,只有中國讓我感覺像在家一樣。人們很接受我,我也敢于接受挑戰(zhàn),并深受中國人的啟發(fā)?!?/p>
相較于大多數(shù)國家而言,立陶宛的漢語教學工作歷史較為短暫,而效果明顯。在中國駐立陶宛大使館、維爾紐斯大學孔子學院等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漢語教學已經(jīng)在多所大學和中學落地開花。同時,也有不少立陶宛青少年通過孔子學院夏令營、獎學金留學等途徑獲得了到中國學習的機會。
對于大多數(shù)立陶宛人來說,中國很遙遠,漢語很復雜,中餐很好吃。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在這個波羅的海國家,中國元素也不斷多了起來。如在立陶宛落地十年的太極拳和林林總總的武術(shù)俱樂部,如立陶宛全國近百家中餐館(立境內(nèi)中國人數(shù)僅數(shù)百名),如人們生活中常見身影的“中國制造”。
立陶宛-中國商會主席丘克西斯曾向記者表示:“目前兩國尚未開通直航,相信開通后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都會大大增強?!彪m然目前兩國尚無直航,但是漢語作為人們進行溝通的工具,已經(jīng)成為一座加深兩國人民友誼和相互了解的橋梁。(卜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