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中華中學: 百年華校傳承中華文化“根”
在文萊,提起中華中學,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所有近百年歷史的中文學校,從當初的一個板屋演變?yōu)槿缃襁_八英畝的現(xiàn)代化校舍,從一個私塾成為如今文萊頂級的基礎教育學府之一,在歷任華人董事前輩的引領下,學校一步一個腳印地踏過近百年。近日,海南日報“一帶一路”大型報道采訪團探訪了這所早已蜚聲東南亞的中文學校。
中華中學的現(xiàn)任第22任校長許月蘭介紹,在文萊,華文學?,F(xiàn)存有8間,在當?shù)氐娜A人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這8間華校當中,中華中學又是最大、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一間。目前學校有3100名學生,225名教職人員。
來就讀的學生并不只限于華人后裔,文萊本地的馬來人及外僑的印度和菲律賓人也喜歡把子弟送到華文學校就讀。
“建校近百年來,中華中學一直未中斷過華文教育。”許月蘭總結,這一方面是得益于政府開明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感謝社會熱心人士的支持。據(jù)了解,中華中學是非盈利學校,資金來源主要靠社會人士資助,而社會人士又主要是指當?shù)氐娜A人社團。許月蘭告訴記者,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近年來,中文在文萊的語言地位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來到文萊投資,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來到文萊觀光,對中文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加大,因此華人都喜歡把子女送到華文學校進行中文教育。
雖然中文教育越來越重要,但是華文學校卻依然面臨一定程度的困境。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有不少華裔學生讀幾年華校就中途轉校,大部分的轉校情況是華校除了要學習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爪夷文,還要學習中文,因孩子的語言能力有差異,有的父母為減輕孩子升學負擔,鞏固英文功底,將孩子轉向公立學校。
對于許月蘭來說,如今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讓學生們增加對中華文化的了解,為此,中華中學也會組織學生去中國進行“尋根之旅”,拓寬眼界。而同時,許月蘭也表示,希望與海南的中小學開展更多的交流,希望通過兩地交流,將方言教學也納入教學體系中來,通過對方言的認知,增強年輕一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侯賽 周華嵐 單憬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