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教人士:限制學生報考華文影響華小師資來源
中國僑網(wǎng)4月11日電 據(jù)馬來西亞《詩華日報》報道,馬來西亞沙巴華小工委會主席周惠卿不認同中學為了得到百分之百的及格率,選擇性讓學生報考SPM華文的手法,指此舉影響華小師資來源。
他表示,自己是首次聽到有中學校方為了達至華文科百分之百的及格率,而阻止學生報考華文的政策,感到非常驚訝之余,也非常不認同這種做法。
“學校作為教育機構,不應該有為了追求百分之百及格率,不讓學生報考華文的想法,應該讓每個對華文有興趣的學生都有機會報考華文。”
他說,在現(xiàn)有的政策下,所有沒有報考SPM華文的學生,即使將來在華小執(zhí)教,都不能教華文。
“即使學生在SPM華文中只考到C,在將來也可能大有用途,如在華小可教華文,所以學校為什么不給學生報考華文的機會呢?”
他指出,事實上,獨中統(tǒng)考學生被師訓錄取的人數(shù)并不多,所以華小的師資資源主要還是來自國中,所以國中不應抹殺學生報考華文的機會。
周惠卿4月10日接受報界訪問時,如此表示。
根據(jù)教育部的數(shù)據(jù),馬來西亞過去數(shù)年來,報考SPM華文的學生逐年下降,引起華教人士,包括副教育部長張盛聞的關注。
2010年報考華文的學生為54947人,2011年為53799人,2012年53298人,2013年51685人,2014年50568人及2015年為45480人。
2014年全國報考華文的學生為50568人,考獲特優(yōu)A+/A/A-的學生有18.3%,但2015年,報考華文的學生劇降至45480,考獲特優(yōu)A+/A/A-的學生下降至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