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與普陀情緣》中韓雙語書出版 將用于學漢語
本報北京電 (記者 劉晨茵) 6月28日,由舟山市普陀區(qū)委宣傳部組織編纂的《沈清與普陀情緣》中韓雙語讀物在北京舉辦審讀會暨新聞通氣會,借此推進中韓文化雙向交流,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
據(jù)了解,普陀區(qū)與韓國全羅南道谷城郡自2001年起開展友好交流,從無間斷,在韓國家喻戶曉的“孝女沈清”傳說則成為兩地友好交流的重要紐帶。傳說中,韓國谷城女子洪莊為了給盲父治病,遠嫁舟山普陀,成為從事中韓海上貿(mào)易的浙東富商沈國公的妻子,中文名字改為沈清。為了使父親重見光明,沈清命人制作了大批佛像,漂洋過海送往韓國。沈清作為“孝女”典范,其故事在中韓兩國廣為傳頌,從側(cè)面反映了中韓兩國通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密切、頻繁經(jīng)貿(mào)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
《沈清與普陀情緣》以沈清故事為載體,通過漢語學習教材的形式,用淺顯生動的文字、精美的插圖、詳細的韓語注解和相關背景知識,講述了中韓兩國人民心目中的傳奇人物沈清與沈國公的“中韓奇緣”。參與編譯出版的五洲傳播出版社和韓國Jone saem出版社負責人表示,除了在韓國正式出版發(fā)行,《沈清與普陀情緣》還將在韓國的漢語教育系統(tǒng)全面推廣。普陀區(qū)也同步推出圖書、越劇、主題公園等一系列層次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將舟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fā)展加以傳揚和闡發(fā),助力“一帶一路”背景下中韓文化交流再邁新步。